杨洁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孟河中心小学 江苏常州 213100
摘要: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协助与启发。文化的传播有赖于语言,同时文化的进步也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在英语教学中,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所折射出的文化信息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结合我校的地域文化特色,如何将“cheng”文化融入英语课堂,让每位学子浸润学校文化、养心践行,突显各自体鲜明的个性,成为与众不同的个体,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cheng”文化;英语教学
文化是人类历史在不断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特有的精神内涵,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与文化的结晶,两者是密不可分的。结合我校的地域文化特色,孟河医派是近300年以来逐渐形成的江苏医家一大流派,世有“吴中医学甲天下,孟河名医冠吴中”之说。自建校以来,我校一直行走在构建“cheng”文化实践之路上。“博爱、诚信、博学、创新”早已成为了我们的标志。而英语作为西方文化的载体,不仅仅包含词汇、句型以及语法表达等语言知识,它更是一种语言交际的重要工具,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西方国家的传统习俗、价值观念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接触和了解西方文化有益于我们更加得体地运用语言,培养良好地跨文化交际意识。
课程标准中对于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有着明确的要求,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逐步拓展文化知识的内容与范畴。在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应使学生对中外文化的差别有初步的感知与了解,所涉及的文化知识应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具有亲切感,同时能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兴趣。在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要通过扩大学生接触西方文化的范围,努力创设机会,帮助学生拓宽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
1 立足教材内容,树立文化意识,争做博爱少年
作为课程教学资源的核心载体,教材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纵览英语教材,文化教学的影子随处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创设生动地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也应该结合相关的图片、文字等直观手段使学生自主发现文化特点。如在教学“Helping our parents”一课时,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借助直观地教学手段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教师应充分发挥课文插图的作用,培养学生“看”的能力。课文着重介绍了周末全家人在家里劳动的忙碌场景,通过故事内容理解,引导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以此为文化教学切入口,教育学生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主动帮助遇到困难的同学,引导其学会关爱父母,关爱同学,关心身边每一个人,使英语学科教学与学校“cheng”文化一气呵成,在学生心中埋下一颗“博爱”的种子。
2 借助寓言故事,助力文化教学,争做诚信少年
高年级英语教材选取了多篇寓言故事,学生通过学习耳熟能详的故事,从中感悟道理。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Unit1 The king’s new clothes(皇帝的新装),文章故事浅显易懂,学生学习兴趣较高。但是教学过程中仅仅明白故事大意还不够,尤其是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而言,教材内容只是文化的投影,教师应有长远的目光,善于发现其背后隐藏的教学资源,及时帮助学生归纳提升,进一步发现语言文化的魅力。
在教学结束以后,通过提问:“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e story?”在学生自由表达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皇帝昏庸及大小官吏虚伪、奸诈、愚蠢的丑恶本质,褒扬孩子无私无畏、敢于揭假的良好品质。并及时引导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讲诚信,敢于说真话的人,用实际行动践行“诚信”少年。
3 依托课外阅读,内化文化教学,争做博学少年
语言学习,离不开大量的阅读,阅读能力是发展其他语言既能的前提和基础。阅读不仅能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使学习者大量增长知识,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在英语阅读材料中,有关中西方文化习俗的内容占有很大一部分,它能帮助学生系统、快速地了解西方文化。通过阅读学生了解到英国是一个岛国,内陆距离海洋最远距离不过百余公里。处在西风带的影响下,常年受到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所以气候湿润,雨水丰富,而且时间很不固定。因此英国人出门带伞主要是预备不时之需,这也让他们成为了“绅士”的象征。另外,学生还了解到由于澳大利亚和中国一个处在南半球,一个在北半球,因此这两个国家的季节是相反的。如:It’s summer in China but it’s winter in Australia.学生在阅读中对中西方的地理位置、气候情况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再如在教授festivals一课时,由于受到现代观念的影响,少数学生不能准确区分中国和西方节日,这时就要求教师细心引导孩子发现归纳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在饮食习惯、文化风俗等各方面的差异。通过不断的阅读指导,使学生遨游在阅读的世界里,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用实际行动践行“博学笃行”。
4 开展活动,升华文化教学,争做创新少年
英语课堂是活泼、有趣的课堂,因为它是由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构成的。学生在课上通过做一做、画一画、唱一唱、跳一跳等形式掌握语言知识,文化教学也不例外。如在教学Halloween 时,在掌握课本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主题party活动,让学生通过精心准备,穿上万圣节特有的服装和面具,体验一把“Trick or Treat?”的乐趣。在教授Christmas时,通过表演、设计、短剧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多途径接触文化,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既学到了英语文化方面的知识,也增加了实践的机会,起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让学生互相赠送礼物的过程中,使学生了解外国人与中国人的接受礼物时的习惯也是截然相反,西方人一般不推辞,而是表示感谢,并且会当面打开礼物加以称赞。通过对比让学生对西方节日有深入地了解,在活动中不断夯实自己的语言基础,同时将文化教学进一步升华。通过多次的活动体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其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擦出智慧的火花。
“cheng”文化是“孟河医派”文化衍伸出来的具有强烈地域特色的学校文化。“仁心仁术”、“兼容并蓄”、“开拓创新”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孟河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是医家“医道”与教育“教道”的融通点。小学是学生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认真钻研、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在学生心底埋下一颗温润的文化种子。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文化内容作为切入点,而且要借助于优秀的地方文化特色,使学生乐知、乐学。同时,文化教学也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地学习过程,是在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的,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文化美的眼睛,带领着学生一起用心呵护埋下心底的文化种子,使其不断生根发芽,长成一颗参天大树。
备注:本文系常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构建学校“cheng”文化的实践研究》(批号:CJK-Z2018042)阶段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