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赖小艳
[导读] 核心素养的核心特征是让学生全面发展。
        赖小艳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南校区  陕西西安710065
        
        摘要:核心素养的核心特征是让学生全面发展。小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与发展融合了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也是学生人文素养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在学科知识深化中,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品质的协调发展。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在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人文气氛、凸显教学内容人文情怀的过程中,让学生能够得到学科素养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对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人文素养培养的开展价值和落实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人文素养
        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深化与改革,国内的教育视野正在向着教育现代化的方向发展。为此,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之中,核心素养便是其中的新理念之一。语文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立刻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通过科学研究,我们发现,语文核心素养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且语文核心素养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时期,在小学阶段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就成为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然而,目前在国内的小学教育中,语文核心素养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只注重对学生讲授语文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强调背诵与记忆;其教学方式也还是传统的单一理论教学,无法凸显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无法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激发出来。这严重阻碍了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
        1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堂综合实践教学的现状
        首先,新课改强调了核心素养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将核心素养应用到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但是,有些教师对核心素养存在错误的认知,没有综合实践教学的内容,缺乏合理的教学结构,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活动,只是让学生坐在讲台下听讲,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许多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无法构建开放的综合实践教学课堂。他们喜欢运用保守的教学方法,机械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这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最后,综合实践教学要突出综合性、实用性的特点,构建出生动、具体的教学形象。因此,教师要采用有趣的、活泼的形式,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学习语文知识。同时,教师不能只关注综合实践教学的趣味性,导致学生认识不到教学的重点,影响核心素养目标的实现。
        2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体现
        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一门课程,为了通过学习小学语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还需要教师从教学方式、阅读能力以及思维方式等多个方面采取措施。帮助学生从语文教学中学到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2.1明确教学目标
        对于学生来说,在学习小学语文的过程当中,不仅仅是学习课本的基本知识,还需要学习体会本堂课的中心思想,对所学内容的核心问题进行把握。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和传统的教学方式区分开,选取适合当代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方式。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该注重对课文情感和思想的深入教学和讲解。要达到这一点,需要在进行教学前,将所学的内容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剖析。将小学课文当中的思想精髓、重要的价值观念传递给学生。
        2.2培养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对于语文这门学科来说,教师所要讲述的内容通常文字较多,主观性的东西较多。课前预习可以达到一个学生提前熟悉语文学习内容,自主思考的效果,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问题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后复习不仅有利于学生对课堂上的学习内容进行巩固,还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查漏补缺,加深学生印象。

例如:在进行《落花生》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对该课文进行预习,让学生思考:在学生平时生活中所见到的花生是什么样子的,收集相关资料,了解花生有什么好处,再通过课文阅读让学生思考自己能够得出什么结论。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这些提问,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巩固他们的记忆,从而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2.3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往往占据着教学的主导地位,导致课堂的互动较弱。学生对语文的课堂的参与度和兴趣不高。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教师首先就要从思想和观念上进行转变。教学是教和学两个两个方面的活动,任何单独一方的付出,其效果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只有充分地理解了教学的这个本质,才能够更好地执行教学任务。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其次,教师要在互动交流上采取一定的措施,只有通过有效的互动交流,了解学生的知识吸收情况,才能对教学进度进行有效调整,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最后,教师要关注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已经具有了初步的认知思维,有着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在语文方面的想法进行及时地了解,并做到深入沟通,帮助学生解决疑惑,从而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4开发生活资源,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
        生活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素材。教师可以挖掘学生身边的语文现象,将生活素材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收集信息的能力,拓展小学语文实践教学的资源。生活化教学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在生活中的作用,锻炼学生的语言构建和运用能力,纠正学生在生活中的语文误区,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腊八粥》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先开展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小组活动。每个小组说出一个传统节日,在激烈的氛围中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接着,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自己家在过腊八节时有哪些习俗,引发学生对腊八节的思考。在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开展制作腊八粥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先为学生播放制作腊八粥的视频,让学生用橡皮泥、彩纸等材料操作,在亲身操作中体会文中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以及作者对平凡百姓生活的向往和眷恋之情。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查阅腊八粥的相关资料,了解腊八节的由来及含义等,以此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积累语文写作的相关素材,在综合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5利用互联网丰富知识面
        无论在何时何地,书本当中所蕴含的内容总是有限的,因此,为了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从不同的地方获取不同的知识是很有必要的。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筛选出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知识和内容,将它们制作成课件或者是文本,供学生学习和参考。例如:疫情期间,为了能够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关于本次医护人员进行援救病患的视频。让同学们通过视频,体会到医护人员的仁心和爱心,体会到医生的职业使命感。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潜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身核心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现代教育相比较,应试教育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核心素养对于其今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小学语文是小学生必须要学习的课程,通过小学语文学习提升素质教育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最为有效的一种方式。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教师和学校的努力。积极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更好地促进学生整体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向莉.核心素养语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维转向[J].学周刊,2020(11):105—106.
        [2]汤雨鑫,于敏章.核心素养视阈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09):10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