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吴善荣
[导读] 传统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方法略显单一
        吴善荣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横街中学,浙江省宁波市,315181  
        摘要:传统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方法略显单一,学生在阅读完之后无法对文章进行整体感知,导致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不充分、不透彻。个性化的阅读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提升其阅读效率,掌握更多知识。本文基于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初探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日益推进,我国教育部门要求普通初中学校不仅仅是要保障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还要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将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正是对这一教学要求的贯彻和落实,学生能够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将它引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的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个性化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能够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阅读知识,它更加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水平,进而让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取得高效的学习成果。因此,老师要结合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展开教学。
一、强调开放性的重要价值
        学生阅读文章不仅要理解文章的表面意思,更要深入文章内涵,加深理解,将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对文章的理解与表达中,然后通过这种对他人世界的解读不断丰富自己的世界,以从中获取更多有益的信息。教师可以通过课本剧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表达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及口头表达等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传达出来,可以将其搬运到舞台上表演,并在表演中加入自己的理解,让文章中的情节或者人物更加鲜明、生动。在表演过程中,学生需要尽可能地贴切理解人物,表达人物情感,这就需要学生花费足够多的精力理解文章的故事情节及人物。只有更加细致地体会人物,才能够将人物的性格更好地展现出来。教师可以同学生一起交流,这样既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又能够加深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拉近师生间的距离。例如,在讲授课文《皇帝的新衣》时,皇帝和大臣以及百姓、孩童具有截然不同的鲜明性格特点,如皇帝愚蠢又贪婪,大臣唯唯诺诺,唯有孩童保持着一份本真。这几类人物的性格各有不同,学生在设计台词的时候要贴合人物个性,或者设计不同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课本剧形式,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个性化阅读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水平。
二、良好的交流互动关系令学生勇于发言
        在进行阅读理解知识讲解的时候,教师应当鼓励学生们面对同样的阅读文本内容,提出不同的见解,处理好师生与文本之间的关系,而其中最为有效的一种策略就是鼓励师生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和谐和密切起来。教师首先需要构建更加民主的课堂环境,使得每名学生都能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当中,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感受到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是能够被倾听的,通过多边交流的小组探究模式,使得学生们能够在小组内产生交流互动行为,并且每小组都需要逐一在课堂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总结这次的讨论结果,教师在阅读教学活动当中,应当尽量减少标准答案式的模板教育内容,不应当把自己树立成整个课堂的权威,更不应当让学生把自己讲的答案放做事金科玉律。举例来说,在学习孔乙己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们针对这篇白话文当中的一些内容和句子特点来进行提问,有些学生会表示,孔乙己说出的窃书不能算偷,这句话为什么是正确的,孔乙己是在什么样的社会环境和个人情况之下,说出的这句话呢,学生们应当从这个角度进行考虑。

与此同时,虽然全文当中并没有明确的字眼来描述孔乙己被打断腿的事实,但却在字里行间当中流露出这一事实,为什么这件事情并没有令鲁迅先生花费极大的笔墨进行描述和撰写呢,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才是教师在开展个性化阅读教学活动当中重点强调的内容,而不是盲目地围绕课本知识,生字生词进行讲解,更不能够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标准答案的条条框框当中,而是需要通过阅读文本令学生拥有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无论是通过文字表达还是口头表达的形式,都可以对学生未来的写作能力产生一定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师生关系平等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并且一直崇尚“师道尊严”的观念。在这样的观念之下,教师往往会居高临下,会采取命令式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阅读。大多数教师都是单方面的进行信息传输和知识引导,造成师生之间不平等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时会有很强的距离感。新课改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发展阶段来进行课程的设置,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能够主动去学习,不断的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这样才能够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保持与学生的平等地位。例如,在学习《木兰诗》这篇内容的时候,可能学生会产生疑问,在课上进行提问:“古代的女子都是要缠足的,所以一般脚都会非常小,那么木兰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替父从军呢?”如果老师仅仅是敷衍的态度回复学生:“课本就是这么提到的。”那么学生可能还会存在疑问,继续与老师探索这个问题。教师如果已经产生了不耐烦的情绪,让学生直接坐下,那么,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让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影响。如果教师和学生说:“你提的问题好独特呀,老师课下去翻阅一下资料,我们在下节课中揭晓答案可好?”这样学生就会对下节课充满好奇。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也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学生有更强的求知欲望。
四、审视文本,跳出文本,达到认知上的求异和创新
        融入文本,把握细节,进行创造性阅读,这是个性化阅读的关键。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真正意义上的作品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读作品的过程是对作品的再创造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有读者和作者生活阅历的接轨,知识的融合,情感的共鸣。但由于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生活经验,阅读习惯不一样,对同一篇课文,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受,越是优秀的篇章其内涵越是多元的,越应该允许学生有不一样的思考,比如《孔乙己》中对孔乙己的悲剧的认识,有的同学认为主要是因为孔乙己好吃懒做酿成他的悲剧,有的认为是社会的冷漠所导致,也有的认为是封建的科举制度所造成的。只要符合作者在作品里所隐含的观点,都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教师应该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紧扣语言本身反复的品味琢磨,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通过比较、质疑、讨论、辩论多种形式来达到对文本的深人理解,教给学生要善于抓住细节,发现隐含的信息,去思考分析比较归纳。以求能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相信在这样的阅读中,学生的个性也会逐渐得到滋养并丰富起来。
结束语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阅读都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行为,特别是处于成长阶段的初中学生,怎样尊重他们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呵护他们在阅读中表现的异彩纷呈的个性,给予适时的指导和恰当的评价,激励他们探索求知的热情,提高综合素质,完善人格修养,让每个学生绽放出自己独特的美,才是我们语文教师最终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祁成林.浅谈初中语文课堂中的个性化阅读教学[J].当代教研论丛,2019(10):65.
[2]张聘南.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分析[J].学周刊,2019(30):124.
[3]陈丽钦.乡村地区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J].名师在线,2019(21):56-57.
[4]于宝泉.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20):54-55.
[5]王文翾.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9(24):93.
【作者简介】吴善荣, 1970年3月,男,汉族,浙江临海
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从事初中语文教学相关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