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立德树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落实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王秀红
[导读] 自我修养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
        王秀红
        河北省青县马厂学区刘世印屯小学,河北  沧州   062650
        摘 要:自我修养已成为当今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基本任务的全面落实,自然离不开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只有把立德树人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学科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将围绕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这一主题,简要探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实施立德树人这一基本任务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立德树人

        小学语文教师的职责不仅是向小学生传授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成为健康人。在综合素质方面,道德修养是第一位的。没有良好的品德支撑,再多的知识都是没有根的树。近年来,教育部对基础教育中的语文、历史和思想政治教育教材进行了改写,指出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以德立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不再是家常便饭,而是中国社会发展新时期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感到责任重大,所以谈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立德树人”的理念与实践。
一、小学立德树人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小学生三观
        小学生身心发展不成熟,缺乏正确的判断力和良好的个人观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立德树人理念,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学会处世,培养尊老爱幼的高尚品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立德树人观念的渗透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教育目的,促进教育的长远发展。
(二)有助于规范和约束小学生的行为
        小学是从童年到青春期的重要时期。他们更天真、活泼、活跃,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因此,小学生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缺乏自律。这是一种破坏性的、探索性的事情,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生活不能完全自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化育人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提高自身素质,使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学会在学习中学会自主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有利于构建良好的班级管理制度
        与初高中学生相比,小学生的管理更为复杂和困难。校园管理制度不够明确,导致小学生在日常校园生活中不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有助于学生理清校园和班级的管理体制。建立了良好的班级管理机制,使学生更好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纪律,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二、立德树人教育渗透的有效策略
(一)在情境学习的基础上,立德树人体现在情境教学中
        每个学生都是个体。在小学教育中,学生正处于思维、行为习惯、认知能力等方面的黄金时代。由于家庭、生活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和接受能力也会有所不同。也就是说,教师要实现修身育人的教学理念,就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对学习情况的分析,尊重和理解学生,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实现对学生积极情绪的熏陶。例如,《大禹治水》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情景教学作为辅助手段,既符合学生发展的本质,又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层次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发展公共性、无私奉献、勇于奉献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物的精神风貌。例如,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洪水、倒塌房屋和流离失所者的照片,并在场景中插入“大禹来了”这几个字。在体验洪涝灾害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文章内容,让学生了解大禹治水的决心和无私奉献精神。同时,为了深化对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培养,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讲解《大禹治水》的故事,在讲故事中加深学生的精神素质。例如,在《灰雀》的内容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列宁对男孩的尊重和爱,以及男孩的诚实和纯真。
(二)巧抓教学环节贯穿“立德树人”宗旨
        语文课程的本质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全面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道德教育应该无处不在,但没有语文知识的传承,语文主体不可能为了达到立德树人目的而简单地进行立德树人。要把立德树人渗透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使立德树人在语文教学中“不留痕迹”。
        比如,在预习语文备课前,教师应注意在教材的学习指导方案中探索立德树人因素,设计具有立德树人意义的问题,自觉引导学生从道德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立德树人对象学习教材,还要引导学生有效地找出不能合作的原因,在活动中组织学生讨论、合作,提高立德树人水平。每节语文课结束时,教师都要总结自己的知识,谈谈思想意识的提高,从而升华立德树人教学成果,实现立德树人目标。
(三)师生沟通中引导树立正确的三观
        在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知识时要与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在交流中,要及时发现学生对事物的错误看法,这是非常极端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及时纠正,学生很容易树立错误的三种观点,这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不符合教育“修身养性”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地教学生,告诉他们要注重自身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高,也不要注重规范自己的行为。坏习惯一旦形成,就难以纠正,势必影响学生的人际交往和未来发展,从而调动学生主动接受教育、主动约束和自我管理。此外,为了教学生正确看待事物,一切都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如果他们不同意其他人,他们应该互相沟通和讨论。如果他们随意说脏话或打断别人,在老师的教育下,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不礼貌的。
结束语:
        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这是提高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举措。要适应教育内涵的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提高教育水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用、有意义。把立德树人渗透到小学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知识教学与立德树人的完美结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是对小学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迎喜.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198.
[2] 秦晓丽.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语文立德树人课堂的构建[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8):48-49.
[3] 刘文军.立德树人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5):46+48.
[4] 谢景花.小学语文课堂应落实“立德树人”[J].中国教育学刊,2019(10):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