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奇昕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第一实验小学, 山西 运城 043600
摘要:从当下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现状来看,数学思维已经成为了教学的重点,确保数学思维能够得到熟练应用可以使得学生的思考能力有大幅提高。在对数学思维进行培养时,数形结合是关注的重点,这也是保证学习有序展开的基础所在。对数形结合予以合理应用能够使得数学问题显得更为直观,这样一来,解答难度就会降低很多。本文针对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如何对数学结合予以应用展开深入探析。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小学低段
导言:
小学生最初接触的知识均来自实际生活,而且这些知识显得较为生动,而进入小学后,知识学习则出现明显的改变,抽象程度大幅增加,而这就导致学习难度加大。在小学低年级学段中,为了保证数学教学能够有序展开,教师应该要将相关的数学知识以更为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数形结合予以充分利用,如此可以使得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入,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1 问题联系情景,简化数学概念
低年级小学生拥有的理解能力是较为薄弱的,在面对抽象事物时会出现无法理解的情况,而数学概念就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因此说,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该要通过有效途径来将数学知识、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对数学问题予以改变,确保问题和数学规律是相符的,并引导学生寻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一来,学生的内心就会生出成就感,学习能力逐渐增强,而且学习兴趣也会变得更为浓厚。比方说,在引导学生对“平均分”这个数学概念进行学习时,教师应该到营造出适宜的情境,让四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每组提供不同数量的糖果,要求学生进行分配,要求不能有剩余糖果。这样一来,每组学生的分配结果就会不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观察,将关注点放在每个学生所获糖果完全相同的小组上,这样就可构建起直观印象,教师只需要简单介绍,学生就能够对平均分这个概念形成基本认知。此种教学方式更具直观性,操作较为简单,通过观察比较,学生就能够对数学概念有切实的了解,能够以更为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个人的综合能力会得到切实提高。
2 注重实物的运用,让学生明白算理
小学生在刚刚接触数学知识时,主要就是将数、形予以对应,进而对数的基本概念形成准确的认知,进而能够认识数学,并能够正确应用加减法。有些数学概念的抽象性是较为明显的,长短、多少等即是如此,对数形结合予以利用则可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对图形进行组拼能够帮助学生对空间概念有一定的认知,促使其形成数形结合思想,这样一来,学生对数、形间的关系就会有切实的了解。比方说在对“人数1-5”进行教学时,教师可将相关图片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引导其细致观察,继而按照要求指出具体的图形,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数字,这样一来,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就会形成初步认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哪些物体能够通过数字来予以表示,如此一来,就能够实现由具体认知到抽象认知的转变,学生对这几个数字的含义有切实的了解。在展开“两位数加法”教学时,采用摆小棒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即是对个位数字相加,达到十之后,则要向十位进1,因而在进行竖式计算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相同位数是对齐的。
在展开教学时,将数形结合予以充分利用,可以确保学生对算理有切实的了解,进而可以熟练应用计算方法。
3 利用数形结合,找出问题规律
数学知识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因而在组织教学时,应该要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当然,小学生的年龄不大,数学思维能力显得较为薄弱,在面对复杂数学规律时就会出现无能为力的状况,甚至会进入到自己制造的驳论中。在展开数学教学时,应该要通过适当的引导来促使学生对课堂问题进行总结,依据个人已有经验来对数学规律进行探究。采用数形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学,能够使得数学知识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经过适当个引导就可使得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在此过程中,其数学思维能力自然会逐步得到提高。比方说,在对“20以内退位加减法”进行教学时,为了降低学习的难度,学生可以通过小棒来完成计算。教师将13-9=?这个题目出示后,要求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摆出13根小棒,这样学生就会采用1捆、3根的组合方式,而要将其中的9根拿走,可以采用的方法是较多的,一是将1捆中的9根拿走,余下1根,将其和另外3根相加就得到4根的结果;二是将3根拿走,继而从1捆中拿走6根,剩余的为4根;三是将1捆拿走,只留下3根,继而从1捆中取出1根充分放回。无论采用的方法是哪一种,均要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如此可以使得计算过程、操作过程切实结合起来。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要通过适当的问题来对学生进行引导,先计算什么,再计算什么,小棒应该放在哪里能,通过演示、提问就可使得退位减计算的整个过程清晰呈现出来,并可将数学思维犯法融入到教学中,将数形结合予以充分应用还可使得学生在课堂中将个人的疑问提出来,这对其抽象思维的形成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4 课本联系实际,扩展教学范围
应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手段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扩展课堂教学范围。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现实问题与课本重点联系起来,加强学生对课本的理解,以此来扩宽学生的学习场地,使其可以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利用课本来提高自身的复习质量。数学学习还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的科目,教师要擅长练习课本于实际,合理地设立一些情境和教学问题来帮助学生进行课本知识的理解,学生也要将课本上的概念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与教师提出的引导性的问题相结合,帮助自身理解较为复杂抽象的概念,化复杂为简单,提升自我的学习效率。
5 结论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使用比较简单和广泛,较符合小学低段学生的学习需求,但在应用过程中特别注意应保证数形结合思维的特点,真正让学生掌握运用的方式方法、适合的题型等,从而突出数形结合在数学中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凤云.“数形结合”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24):156-157.
[2]周增栋.谈“数形结合”在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4(10):63-64.
[3]吴微.小学低段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应用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6):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