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袁泽胜
[导读]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目前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方面所实行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落后现象
        袁泽胜
        鄂州市临空经济区杨叶镇杨叶小学

        摘 要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我国目前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方面所实行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落后现象,与新一代的教学理念不符,因此,教育创新的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教育创新的过程中,互动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的教学方面成效显著,然而在课堂实践时却发现其仍存在着有待完善之处。因此,本文以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高年级课堂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研究,以期对其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并探讨改进的方案。
关键词:小学数学;互动教学;教育创新

        由于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存在诸多狭隘之处,对我国教育观念影响深远,以至当前的互动教学常常流于表面,在实际教学中却难以落到实处。同时,部分教师仍坚持传统教学理念,而偏重于师风师德教育,因而师生关系难以真正达到平等。在学校教育中,仍以应试教育为主导,以致课程内容存在僵化、教学模式单一问题尤为突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的模式仍占据多数,学生主体作用难以发挥,进而影响到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对课堂的参与度也随之明显降低。如果要进一步实行互动教学模式,那么目前的教育现状就亟待转变,对教育模式进行优化迫在眉睫。
        一、研究现状
        (一)传统教学理念落后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目的性过强,对于学生文化知识教育过于注重,教师在讲台上按部就班地讲述课本的内容,而学生听到耳朵里的只是枯燥的知识点和复杂的公式。如果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认识产生偏差,那么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就很可能会面临很多的障碍,日积月累,学生的困惑就会越来越深。对于应试教育的过分偏重往往导致课程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课堂氛围沉闷等问题的出现,而这些问题使得学生难以提起学习兴趣,这些问题的存在已严重制约着我国小学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课程形式单一
        在现阶段,我国教育教学模式仍沿袭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将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在课前,要求学生提前进行预习;而在课堂上则由教师对本次课程的重难点部分进行细致讲解;在课后,要求学生进行配套的练习以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及巩固。尽管这样的教育模式已为众多师生接受,但是其形式单一、机械化、程序化等问题同样制约着教育的发展。
        在课前预习阶段,学生需要自行预习。然而,陌生而枯燥的知识内容和数学中复杂多样的公式却常令学生收效甚微。在课堂讲解阶段,教师常常认为学生既已进行预习,对于一些基础性知识便会进行省略,而直接对重难点部分进行讲解。这便使学生的认知产生了断层,以至于对教师的讲授难以理解,知识点掌握不扎实,在课后的练习中便自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互动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有效性
        近年来,在有关教育学者的倡导下,互动教学模式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然而,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教师对互动教学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对课程内容进行讲授中,教师往往在传统思维的影响下更加偏向于具体知识点的讲解,教育教学模式形式化、僵硬化的问题仍然存在。教师以为互动教学仅仅是提问、回答和点评,而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内心特点,并提供真正符合学生需要的课堂互动形式。

因此,互动教学常常流于表面,而难以体现互动教学的主旨,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仍旧存在。
        (二)学生自主性不足
        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又难以有效发挥,制约了其创造性和思维逻辑的进一步提高。尽管互动教学模式理念的使教育界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但在短期内仍难以改变。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互动教学方式常常是以对话的形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上,通过提问的方式考察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然而,教师的点评却更加偏重于对答案的讲解,并未对知识点进行更加全面的扩展。同时,这种提问的形式常常加剧了学生的畏难情绪,而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使得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加降低。
        三、建议和对策
        (一)丰富互动内容
        对于当前互动教学模式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应在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教师的教学需求基础上,对互动教学模式做出进一步完善优化,从而使我国素质教育得以进一步发展。
        首先,由于当前教育模式受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颇深,过于注重对知识点的讲解,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因此,在实行互动教学模式时,应更加注重师与生间的互动交流,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设计多样性的教学环节,从而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互动中来。比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不同的小组,并针对“鸡兔同笼”这一数学问题,让两个小组的学生分别扮演“小鸡”和“兔子”,从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在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通过合理地设置问题,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或者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促使学生与他人协作的过程中理解和吸收复杂抽象的知识。比如:在学习三角形这部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利用教具探讨学习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
        (二)设置奖励机制
        同时,根据相关教育心理学的知识,合理设立奖励机制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因此,教师应设置合理的奖励机制来对学生进行激励学生,引导其进行主动思考和学习,并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教学活动中,逐渐培养起学生的好胜心及自信心。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组为单位,以竞赛的形式回答课堂问题,并加以奖励。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中的优异表现能够为其带来荣誉感和自豪感,就会在课堂上积极彰显自己的能力,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课堂氛围也会更加融洽。
        四、结束语
        在小学教育教学方面,我们应在考虑学生身心特点的基础上,对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合理地优化,制定符合其生存发展的教育方式。秉持着“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作为教学理念。由于教育改革是个缓慢而艰巨的过程,推动我国素质教育进一步完善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还应提高教师对互动教学模式的认知,使其更加全面地认识到互动教学的重要性,进而使我国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地落实。

参考文献:
[1] 刘喆,苏新冰,杜炫杰. 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行为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2020,29(04):44-51.
[2] 王春霞. 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环境中的教学互动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26.
[3]宋维彩. 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7):171.
[4]薛柳春.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福建茶叶,2020,42(03):255-2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