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金凤
山东省齐河县第五小学 251100
摘 要:自中国教育兴起以来,数学教育一直都是教育任务的一个重点。在当下,国家不断推进新课标课程改进工作,这对我们数学教学又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前的灌输式教学难以满足现在的教育要求。我们在当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思维。那么在此,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更好的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模式
谈到小学数学教学,一些人对其不了解,认为其就是简单教导学生学习加减乘除,对小学数学教学不够重视。但是,我们都知道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小学数学学习对于整个数学学习生涯而言,是最重要的基础,“基础”不牢,妄想建立“高楼”,最终只会是“空中楼阁”。因此我们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了使学生在小学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要不断优化我们教学设计,积极进行课堂教学创新。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探讨一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工作应该如何展开?
1.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式
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展开,或者说,所有教学活动的展开,都需要先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我们的教学活动才能清晰,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例如在进行青岛版“用数对确定位置”课程教学时,有两位教师就有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一位教师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学会正确的用数对来表示具体位置。而另一位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各种具体的情境中都能了解行、列的含义,通过具体情境来感受数对与生活的关联,学会用数对来解决问题。
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两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也就有了一定差别。前一位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查阅教材认真备课,将课本上的知识,完全教授给了学生,在讲授完毕之后,还针对性的进行了一系列习题练习。这位教师无疑是一位负责任的教师,他严谨认真,但是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方式却比较抵触,尤其是处于好玩好动阶段的小学生。这样的课堂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有些枯燥,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另一位教师不同,其在进行数对教学时,开展课堂活动,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进行讨论,如何描述一位学生在教室的位置,那么最终得到答案,大家大多是用:第几排,第几列,来进行表述,如“第二排,第三列”,在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很自然的引入接下来的数对教学,学生不仅容易接受,还会有很高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一些小游戏设计,让学生尝试用数对来进行游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的快乐,让其以后更加热爱学习。
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积极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引入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方面的创新
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之后,接下来就要完成教学内容的创新工作,与其说创新,不如说调节调整更合适。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的教材也经过了一定的调整。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很少会主动去了解学习教材,预习也往往是简单的浏览一下教材内容,他们也没有能力进行深一层次的预习。而作为教师,我们与学生不同,我们有能力对教材进行深层次的预习,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正式教学前,去对教材进行分析挖掘,明确哪些内容更重要,需要优先讲解;那些知识点比较难,需要着重、反复讲解;哪些知识点比较简单,可以适当的开展一些教学活动,放松学生的身心,如前文的“数对”教学;哪些内容之间存在联系,适合放在一起讲解等等。虽然教材不变,但是教学内容的前后调整可以改变,使学生更加容易,更加深刻的掌握知识。
3.教学氛围的创新
在完成教学内容的调节工作后,在具体课堂教学环节中,还要注意小学数学的课堂氛围。数学是一门理科类课程,需要学生充分发散思维,才能更好地学习。学生要积极进行提问,积极交流才能够更好的学习。但是在现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上,课堂氛围严肃,教师教学节奏紧张。严肃的课堂氛围导致学生不敢质疑,怯于提问;而紧张的教学节奏也导致学生没有时间去怀疑、提问,只能被动地跟随教师脚步去进行学习。
在具体教学环节中,一部分学生是因为课堂氛围和教学节奏而没有时间和空间去怀疑、提问,但是他们本身是存在质疑意识的。还有部分学生就缺乏质疑意识,这部分学生对于教材,对于教师所讲授的内容深信不疑,教材和教师的权威性深入其内心。对于这部分学生我们就要积极主动的去引导他们,让他们产生怀疑,让他们积极提问。
对此,我们就要积极进行课堂氛围创新,展开话题,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讨论中来,对其划分小组,让每个小组都进行积极发言。
3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我们要积极进行课堂教学创新使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兰红梅.《怎样突破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难点》[J]. 德阳教育学院学报,2019,(1).
[2] 田惠贤.《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J]. 贵州省毕节市教育学报,2017,(4).
[3] 赵顺宇.《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模式探究》[J]. 中国少年教育学院学报,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