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探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白莲
[导读] 在我们学习的道路上,要经历很多个学习阶段,其中小学是思想启蒙阶段,最能激发的学习潜力。
        白莲

        摘要:在我们学习的道路上,要经历很多个学习阶段,其中小学是思想启蒙阶段,最能激发的学习潜力。小学数学在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与动手能力、以及对科学真理的追求等方面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本文就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希望对我国教学方法地改进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与分析
        
        21世纪,我国更加注重教育方面的建设,尤其是中小学阶段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因为这阶段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需要外界的帮助与引导,使得学生们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对于数学的学习很有用,能够提升数学解题效率。总之,通过实行正确学习方法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仅可以明显提升学习效果,而且还可以减轻学习压力,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比如说数学上的推理能力和巧妙地运算能力。学生们掌握了推理能力,在平时做题中就可以发散思维;另一方面,能够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1.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1教学方法单调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在目前看来,小学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兴趣;虽然提倡因材施教,分层训练,但根深蒂固的”题海战术”仍然存在,通过刷题来达到教学效果。然而这样的教学方式严重影响了孩子们的思维活跃以及个性发展,不利于发散孩子们思维,培养学习兴趣和开朗性格。
        1.2学生缺乏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不高
        学习数学不仅是学习计算技巧,掌握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也同等重要,只有掌握高效率的学习方法,不管是学习数学还是其他学科,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1.3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缺乏交流与沟通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有部分老师通常把自身当做课堂的焦点,在课上占据强势位置。老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这样生硬的教学方式只会导致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再加上有些学生胆小或者比较害羞,在课上有不明白的也不敢去问老师。老师与学生之间长时间缺乏沟通,老师也不知道学生那点掌握的不好,教学重点就有所偏移,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与素质的发展。
        
        2.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建议
        2.1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敏感程度非常高,对身边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价值观与人生观尚未形成,正是进行引导学习的好时候。但是目前,我国小学教师们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其制定的教学规划严格按照考试要求,平时教学中也是比较注重孩子们的成绩方面。课堂教学方式单一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作为小学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在课堂上创新教学方法,通过有趣的课堂互动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借助网络技术,设计教学环节,创造独特数学学习环境
        如今网络资源非常丰富,网络技术已运用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促进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在教育方面应用网络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的效果。比如说,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中学习的猜测问题时,老师在讲授时就可以通过制作PPT、生动有趣的视频动画,以及观察事物的变化规律等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有趣学习氛围。如在进行天气推理时,可以通过网络天气预报,或直接观察最近天气变化,来推测未来天气状况,是下雨还是晴天等。化抽象的内容为生动形象,甚至可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让学生享受学的过程,感受到学带来的欢乐与满足。
        2.2开展游戏教学法,让学生们多参与课堂讨论
        游戏一词,我们听起来会有一种轻松安逸的感觉,它可以为我们紧张的生活带来放松与欢乐。在现代社会,很多时候会将游戏融入到学习中,通过游戏的形式来高效学习。不仅可以提升学习兴趣,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而且还可以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竞争性增强,提高课堂参与感。

在课上,老师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游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当中。开展课堂游戏,能够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同学们之间共同交流看法,不仅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感情,而且在游戏中竞争,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能力。往往学生们通过自己做游戏或做实验得出来的结论会比老师直接教授的结论印象深刻。同时,学生学的实验方法亦可以运用在其他数学实验中,这就会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老师组织学生们开展课堂讨论要控制在一定时间内,讨论过后,同学们要及时将讨论结果通过课堂发言的方式反馈给老师及同学们,师生间进行交流学习,最后老师就学生们反馈进行总结并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加以改正。
        2.3教学中灵活运用数学学习法,提升学生兴趣以及自主学习效果
        数学中为了提高逻辑运算效率会有很多的特殊方法,比如说归纳法,类比法以及演绎法等。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适当运用此类方法,可以提升学生学习上的成就感,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有所提升。
        (1)演绎推理法
        演绎推理是不太常见的推理方法,在具体的应用中没有一定的规律与格式,运用形式是随着推理事物的不同而不断变化的。但是其大体模式为:从抽象事物中总结出具体规律,从而推理事物未来发展走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演绎推理应用在:讲授长度与质量时,要只是在课堂上通过课本和教学课件进行讲解,学生们可能体会不到具体的长度有多长,质量有多重。老师可以带一些道具或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进行演绎推理。比如说一个成人自行车的质量有多重,作为小学生是抬不动一辆成人自行车的,他们无法直接通过体验得出自行车的重量一个自行车就相当于一般6、7岁小女孩的重量,这个就比较好理解了。这种方法就相当于古时候著名的“曹冲称象”的故事当中的道理,可见在古代就有这种推理演绎的意识了;
        (2)归纳推理法
        归纳推理顾名思义,就是研究事物的一小部分,总结出整个事物的结构或事情的发展走向,也就是从个别到整体,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这种推理方式在数学中一般适用于总结规律类的题目,从局部来看,比如说小学中常见的按规律填一填:“22461016__”在几个数字的排列组合中总结规律:后两位是前两位数字相加的和,就可以得出其他数字,做出这道题;从全局来看,掌握了这一道题的做题方法,那么就可以推出这一类题目的规律,同类题只是数字和一些小的要求改变了,是换汤不换药的,只要掌握了做题方法,那么这一大类题就算掌握了,无论数字再怎么变,照着规律走,是会推出答案的。
        (3)类比推理法
        举个例子:同学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刀片、切菜的菜刀,都知道刀片是非常锋利的,可以切断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那么,与刀片具有相似性质的具有锋利叶子的植物,同样可以切断一些物品。这就是类比推理的过程,利用两个形态或性质上形同或相似的事物来进行推理的。也就是从个别到个别,从单个事物到单个事物的推理过程。
        2.3注重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合理分配自主学习时间
        时间管理是生活在当今快节奏社会中所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学会时间管理可以有效提升学习与工作效率,在小学数学学习上,也要注重时间管理。通过制定学习时间规划表,甚至可以精细到某一天,以此来合理分配每个阶段的学习内容,明确学习规划,可有效提升数学的自主学习效果。
        3.结束语:
        综上,本文就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面对小学数学教学情况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的教学方法,希望对我国学生教育事业有所帮助。学会自主学习不仅可以提升我们在学生时代的学习效果,而且在今后社会生活中会更加容易获得工作机会,还可明显提升工作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福东.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J].学周刊:b版,2014(9):94-95.
        [2]王娟.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赤子,2014(3):144-145.
        [3]穆瑞文.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周刊:a版,2013(1):126-127.
作者简介:白莲(生于1988年),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四川眉山,职务/职称二级教师,学历大学本科,单位:眉山市东坡区齐通小学,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