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薛林峰
[导读]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中很常见的一种辅助教学工具
        薛林峰
        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乔庙镇第一初级中学,河南  焦作 454971
        摘要: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中很常见的一种辅助教学工具,受到很多教师的欢迎。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很显著,它可以用图片、视频、音频等,把课本的知识展示给学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初中化学;多媒体技术;运用策略
随着信息技术在现今社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时,会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化学教学,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化学水平。本文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策略进行了探究。
        一、初中化学教学多媒体技术应用现状
(一)多媒体技术应用较为单一
通过调查发现,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多媒体技术应用较为单一的现象,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PPT的应用。在化学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既使大势所趋,又能节省教师的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有一部分老师认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是多余的,因此,为了应付检查,他们就一直使用PPT课件的讲解,而且课件的内容都是一直不变的。
(二)信息量较大,不利于学生记笔记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大部分的学生都习惯于记笔记,因此,在老师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学生感觉到幻灯片上的信息量十分大,因此,导致学生只顾得去记笔记而没有进行听讲,甚至有学生记笔记的速度完全赶不上幻灯片的速度,这就导致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教学进度,反而降低了教学质量。
(三)教学内容不丰富
部分初中化学老师为了节省时间,因此在进行PPT制作的过程中,就直接将书本上的知识全部移到幻灯片上,或直接下载一个课件。在讲课时就对着幻灯片进行讲解,教学内容不丰富,从而提不起学生对初中化学学习的兴趣。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策略
(一)使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但在实际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很少有教师会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一方面,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另一方面,很多教师还是以口头讲述为主,许多学生是在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化学知识,很难对它产生兴趣。这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把比较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易懂,并且生动的视频演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全面发展。
教师在教学“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这部分知识时,由于此部分内容涉及到了温室效应的相关知识,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只是口头讲述温室效应的危害,而是应该使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些温室效应下的图片。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些“被冰雪覆盖的极地”“冰川融化的两极”和“生机勃勃的绿地”“土地沙漠化”的对比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温室效应带来的危害。又如,教师在教学“单质碳的化学性质”这部分知识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古字画,伴以美妙的音乐,并在古字画的图片上展示这样一个文字的问题:“为什么这幅字画经历了这么长的时间依旧不褪色?”这样,让学生看着图片、听着音乐、想着问题,能够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化静为动,攻克重难点知识
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在初中阶段学习化学知识,他们对化学的认识还不够多。同时,化学课本中有很多方程式和元素表达式,这些对学生而言都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学生很难记住。但课本上的重难点知识有很多,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时,要时刻关注这些重难点知识,为学生一一攻克,而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为攻克重难点知识提供了较大便利。
例如,教师在教学“分子和原子”这一节知识时,如果只是简单用口头讲述的方式,把相关的内容讲解给学生听,他们可能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个flash动画,展示这样的动画:水分子在电的作用下分解成为氢原子和氧原子。同时,每两个氢原子可以产生反应,形成一个氢分子,大量的氢分子在一起聚集之后,能够形成氢气,而每两个氧原子结合在一起,可以形成一个氧分子,许多的氧分子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氧气。这样的动画很直观,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可以对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有直观理解。这样,化静为动的方式,使这部分重难点内容,可以很快被学生理解。
(三)模拟化学实验,优化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很重要的部分。教师在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参与化学实验,让学生观看到各种物质之间的反应过程和最后的结果,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但课本上的一些实验很难让学生亲自去操作,这对提升学生的化学能力有一定阻碍。而使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模拟实验的过程,让学生能直接观看到实验的流程和各种反应现象,便于化学教学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讲解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这个实验操作流程时,就可以展示试管口朝上,而引发试管底部炸裂的视频,让学生学会如何正确给试管加热;教师在讲述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很多学生不理解为什么在使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之后,需要先把导管拿出来,再熄灭酒精灯。此时,教师可以展示错误操作导致的后果,进而避免学生去实验时,产生不必要的浪费;教师在讲到稀释浓硫酸的实验时,可以展示错误操作时,浓硫酸四溅的视频等。这些由多媒体展示出来的视频,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自己可能在实验中犯的错误。这样,学生既能理解不良操作的后果,也能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从而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化学水平。
        三、结语
总之,教师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化学知识。因此,教师可以适当使用多媒体技术,以促使初中化学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邹长辉.探析初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应用实效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03:67-68.
[2]史海龙.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2019(13).
[3]祁光晓.多媒体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2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