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伟
黄石有色第一中学 435005
摘要:随着新高考的改革的深化与落实,高中物理教学中愈发凸显实验教学的重要性。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必须紧跟高考制度的步伐,为学生学习创造良好条件。然而新高考制度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不容乐观,学生很少参与到课程中配合教师的学习。基于此,本文将从知识构建,借助问答、适当鼓励三个角度展开分析,旨在于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为学生高考做准备。
关键词:高中物理;新高考;实验教学;教学方法
自从新高考实施以来,可选择的科目较多。由于物理的抽象性,导致很多学生都放弃了物理的学习。但是,物理是未来科技发展的关键,科技发展又是时代发展的核心。因此,我们更应该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鼓励其热爱学习物理实验。
一、知识建构,准备实践操作
在高中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不仅仅只是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还包括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通过教师的讲解及自己的实践操作,对实验过程形成物理认知。因此,可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实验。
例如在“打点计时器”实验的教学中,此实验是学生整个高中阶段中接触的第一个实验。“万事开头难”,在这个实验的教学中,就应该注意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对今后物理实验的向往。同时,为更好培养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此课的教学中我们还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与应用素养,如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先带领学生回顾初中物理中的相关知识,并根据课本结合实验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再将学生两两分组,让学生以互相监督和指正的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展示。之后,还可以为学生讲解打点计时器在高中物理实验中的重要性,以此唤起学生的重视程度。因此,这种让学生在教师指导及自己思考的结合下进行实验操作的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素养是具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的。
二、借助问答,创新实验过程
新教育理念下教师要培养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精神的物理人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班级内的很多学生并不具备创新的学习意识。基于此,为贯彻并落实人才强国这一新式理念,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可以从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通过问答课堂的互动,创新实验过程。
例如,为唤起学生的探究意识,教师就可以利用导入环节设置问题情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课本阅读,带着求知欲和好奇心进行物理实验操作。
如在“平抛运动”部分实验前,就可以先询问学生“如何用最简单的语言介绍物体的平抛运动概念?我们可以借助哪些实验道具探索物体的平抛运动?”等问题,并让学生通过课本阅读、工具书查阅、小组讨论等方式根据教师问题,结合教材要求,进行自主实验设计。为培养学生探究素养中的操作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设计进行实验操作,并将实验结果撰写成实验报告。随后,还可以利用辩论赛的方法,让各小组以本小组的实验设计为论点,对自己小组中实验设计的优点进行简单介绍并合理合据地对其他小组的设计方案进行批评建议。最后,由教师选出最佳实验小组,以此借助学生的竞争意识和成功意识,唤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物理知识的欲望。
三、适当鼓励,优化实验过程
为更好地开展高中物理阶段的实验教学,首先学校应该保证进行实验教学的有效进行,提高实验教学的安全性。另外,教师也应该主动转变教育观念,在开展实验教学时,应该用实验课的方式带动学生的物理的学习。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出现实验失败的现象时,教师不能一味的指责,而是应该适当的鼓励学生重新操作实验,并引导学生找到自己实验出错的原因。
例如,在学习“匀速直线运动”相关知识的时候,由于学生对打点计时器的应用并不熟练,可能会出现打的点特别的密等情况,教师可以示范一遍打点计时器的使用方法,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验。如在让学生“测物理的重力加速度”时,教师就可以就让学生先通过自学课本,设计出实验方案,选择完成重力实验所需要的器材,以及实验时应该采用的计数方法等等。此外,除了课堂上的实验以外,在教学条件的允许下,学校还可以设置一些物理实验小组,可以让学生就“为什么水从高处落下不会砸伤人”、“将鸡蛋从高处扔到一个柔软的垫子上会不会破”、“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物理玩具”等进行课下实验。在高中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借助高中物理实验的趣味性。如可以让学生在凳子上坐直,然后要求学生在保持姿势不动的前提下站起来;或者将一个用洗衣粉洗干净的塑料片中间穿过一根细线,用衣服摩擦后触碰这个塑料片等,借机传授物理知识。
总之,高中是学生生理、心理成长的最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不仅是学生思维培养的重要节点,而且会成为学生人生旅途中的重要转折点。新高考下,在高中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教会学生物理知识远不如教会学生物理思考方法重要。高中物理实验中的很多知识都具有着一定的探究性和社会关联性,为了实现教育中的育人目的,就可以利用物理实验的这一特性,借助创新教育的方法,以此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云龙. 跨越初高中物理台阶——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教与学[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2, 000(005):17-17.
【2】杨磊. 新高考形势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转变及对策研究[J].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 000(08X):P.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