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聪聪
浙江省台州市洪家中学
摘要: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对学生学业生涯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教师而言,化学教学方式与细节是极为重要的,教师不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目标,而是怎样传授给学生才是教学的重点,只有运用良好的教学方式、讲求教学细节上的内容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实现学生长远发展,提升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反思
前言
以高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为依据和指导,重建课堂不仅需要确立新的教学理念,而且需要改变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细节是构成教学行为的基本单位。关注细节,其实就是关注新课程的理念能否落实到位,就是关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能否根据新课程要求重新塑造。因此,本文通过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细节研究及反思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改善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方式、加强教师对自身教学方式的反思,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反思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正向价值观缺失
化学新课程基本理念强调:“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在实际教学中,一些中学老师虽然有教学反思,但是他们的反思初衷并不是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能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21世纪公民,而是为了达成“知识与技能”为了分数的提高;忽略了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两种目标的达成。开展反思性教学不应只注重对课堂教学的形式与效果的反思。
(二)自觉意识缺失
教师并不是万能的,其在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障碍,但面对这些障碍如果不去积极的解决和面对,就会成为教学事业中的绊脚石。人普遍具有惰性,教师也不例外,在教学中容易形成惰性思维,不愿意去自觉的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与方式,而且促使自己更加满足与过去的教学方式,而人一旦满足自己的狭隘经验或对自身的问题缺乏反思的行动时,反思性思维就容易沉沦、消失或者遗忘。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有很多化学教师认识到反思自身教学行为的重要性,但是开展起来却举步维艰,把这种反思工作看成是一种麻烦,并不是很愿意去主动思考,把全部重心集中在了学生成绩上,忽略教学反思这些隐性因素对自身提高的重要作用,对教学反思缺乏自觉意识。
(三)实践创新缺失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国的传统儒家思想禁锢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得很多具备良好探索精神的学生得不到家长和老师们的支持,久而久之,便放弃了探索精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没有亲身实践和体验,就打不到深入创新。外国的先进教育经验在于鼓励创新和创造,让孩子或学生在玩耍中学习,亲身体会并得出自己的见解。我国的学生恰恰缺少这部分创造性思维,固守书本上的缥缈知识,面对的多为作业和考试,创新创造精神和思维渐渐消失。
二、高中化学教师教学反思对策分析
(一)更新教育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对于教师教学理念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不能仅仅只注重学生的成绩提升,还要自觉的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反思,转变教学观念以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的更好发展。教育理念作为教师教学行为与方式的重要内容,对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对教教育理念不加以规范,就会造成不良的教学方式盛行,对于学生高中化学学习能力的额提升是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的,从长远讲,对于学生高考成绩有所阻碍,进而影响学生未来发展。高中化学教师要主动摒弃不适应新时期化学教学发展要求的陋习,转变教育理念,将单纯的只注重学生化学成绩的提升转化为促进学生综和能力发展为目标,以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为基础的教育理念。
(二)培养问题意识
教学反思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是需要经过长期的发现问题与总结问题才能得出的,对于反思的方式,可以是自己在教学中自动发现,比如对学生进行课后访谈与调查、对学生上课表现进行考察,也可以在不同的班级之间对学生的上课反应进行比较等,然后教师自己总结经验,总结自身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还可以采取听课的方式,在讲课之前,邀请同组的其他化学教师来听课,让这些化学老师在听讲过程中写出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日后进行反思和改进教育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快、更好地发现自身的不足,在针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转变教育方式,进而实现化学课堂教学的高效完成。
(三)重视教学实践
化学不仅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还是一个严谨的课程,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教学实践,不能脱离实际来教育化学,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安全性高的化学实验来操作,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实验,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实验现象,并根据相关知识进行及时记录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化学成绩,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反思自身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平时的表现来不断改进,实现实践与反思的完美结合。
(四)拓宽知识结构
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是其在教学中必备的素养,只有专业知识够硬的教师才能更好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才能更好地领会。教师要想改进自身的教学方式,首先要拓宽自身的知识结构,只有自身的知识结构得到扩大,采取的新的教学方式才会顺利得以应用。另外,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获取课外化学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学生对于课堂上不曾学到的化学知识涉猎心理极为强烈,如果教师知识结构较为狭窄,肯定不能满足学生求知心理,这样在学生心中难以树立起老师的榜样作用。另外,从事教师岗位的都需要一定的职称,而职称的评选是需要教师自身不断丰富知识,不断学习的,职称越高,说明教师的教龄越长、教学经验越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越宽。
结束语
高中化学的题型不仅多而且较为有深度,伴随着大量的实验,因此,化学是一门极为严谨的学科,容不得有半点的马虎,同时这门学科还讲求学生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对于学生学习起来有着较大的难度,对于教师来说,如何教学、如何把握住教学细节就是值得深思的重点问题,教师要想改善这一现状就要学会反思,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进而实现化学课堂高效完成。
参考文献
[1]王勇生.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47):169-169.
[2]梁桂东.高中化学反思性教学的实践探索[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2019.
[3]朱明航.高中化学反思性教学的实际应用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024):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