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马振忠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
        马振忠
        河北省廊坊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六小学    河北   廊坊   0650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发生很大变化,学生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发挥引导、辅助的作用。那么,针对教学内容,教师选择何种教学方法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小学的主要核心课程,数学课的教学内容多是逻辑思维的知识点,较为抽象。如何让学生在接触数学知识的初级阶段保持对数学学习高度的热情和信心,让数学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已经成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课堂提问;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数学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数学教学。其中,对学生有效提问,不仅是教师的教学需要,也能够引领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索的需求,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学生逐渐的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新课改下,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创新提问方式,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获得综合发展。
1课堂提问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课堂提问作为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良好沟通的桥梁。刘新喜在文章中强调“课堂提问是师生进行教与学双边活动的重要形式,是传递信息的有效途径。一次恰当而富有艺术性的提问,往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激素”和增强记忆的“催化剂”,其效果是“多层次的、多方面的”。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检测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拓展思维,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内容,只有准确、恰当的课堂提问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探寻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升教学效率。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的课堂提问往往随心所欲,缺少设计,不能激发学生兴趣,使得学生对于问题往往存在应付心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少之又少。
2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措施
        2.1提问要把握时机
        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并不随时随机的。教师需要把握提问的时机,才可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开展对学生的数学教学时,要深入的挖掘教材,找到重难点知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对重点知识以及学生不容易理解的知识内容进行提问。对重点知识进行提问,可以使学生加深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开展对难点知识的提问,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提问和其他学生的分析与解答中,不断的强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还要在学生思维受到阻碍的地方进行提问。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抽象思维尚未发展完全,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思维受到阻碍的情况。当学生出现这样的问题时,教师直接的对学生讲解,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巧妙的为学生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顺利的突破思维阻碍。教师在数学课堂要把握好提问的时机,才可以实现有效性提问,提高数学教学成效。


        在新旧知识点联系的地方进行提问
        所谓“温故而知新”,教师在知识点的衔接处进行提问,既可以让学生温习以前学过的知识点,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点。教师在知识点有新旧联系的地方进行提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将知识点联系起来进行思考。例如,教师在讲“千克和克”的时候,可以和以前讲的米、厘米等长度单位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让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思考,比较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不同,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学过的知识点也不能落下。教师在这一关键处进行提问,也能够更加了解学生对于过去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可以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设计接下来的教学。
        2.2提问要有针对性
        小学生接触数学学科时间不长,且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每个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和认知水平是不同的。教师在课堂提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规律,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就不能用晦涩难懂的事物来举例,这样学生不仅难以理解,更有可能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另外,还要充分考虑班级学生的学习差异,对于基础好的同学,提问要有深度,更具有启发性、拓展性与挑战性;而对于基础弱一点的同学,则要更加简单、直接,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的信心。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深入分析班级学生的特点,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设计出让所有学生都能理解的提问。
        2.3提问要注重多元化
        研究发现,我国小学教师课堂提问频率是很高的,如果一直采用单调的提问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李学东在文章中提出了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经典的四种形式:直叙式提问、判断式提问、说理式提问、发散式提问。比如,“什么是小数?”属于直叙式提问;“合数就是偶数,质数就是奇数,这样理解对吗?”则属于判断式提问,这些提问的方式在日常教学中已经广为使用。周振蜀在文章中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十字诀”提问技巧,即:假如、举例、比较、替代、除了、可能、想象、组合、六何、类。但是这“十字诀”是针对中学生而设计的,对于小学生过于复杂。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简化为“五字诀”,即假如、举例、替代、除了、想象。
        2.4提问要强化学生的回答
        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时出现的各类情况,老师都必须要给予一定的强化。积极合理的强化是一种非常具有成效的方式,这一种方式可以激励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同时也可以有效的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同时它也被分为了语言强化和非语言强化两种。语言强化指的是老师对学生们的口头鼓励,老师使用鼓励的语言来对学生们的回答进行评价。语言强化这一种方式来对学生们进行鼓励是非常具有效果的,但是在进行评价时老师也必须要做到恰到好处。
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提问是很重要的,教师必须重视起来。“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教师的提问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彭丽.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探讨[J].小学教学参考,2019(21):41.
[2]朱超超.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多维分析及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18):72.
[3]徐延.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名师在线,2019(17):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