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近
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 213131
摘要:化学学科作为高中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之一,学习化学知识可以培养学生的手脑协调能力,也加深学生对物质的认知,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有着重要意义,发展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能够让学生在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本文简单介绍了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并在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方面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实际运用
化学学科的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及逻辑性,并且与生活密切相关。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高中化学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即学生的综合素养,其中包括想象力、创新力、探究力、合作力等。因此高中化学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也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进教学方法与策略,采用更为科学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高中化学的核心素养内容
高中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关系着学生以后的就业和发展,高中化学作为一门必修的课程,知识方面是存在一定的难度的,尤其是很多比较抽象的知识点,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就会对后面的学习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充分发挥化学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提出了包含五个要素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分别是“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高一是高中化学最为基础的学习阶段,因此在高一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问题,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比如像情景教学或者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教学等等,这些方法都可以使学生了解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并且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甚为广泛,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部分主要有化学思维、价值观以及实践能力等,所以培养核心素养能够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认识到化学知识的严谨性,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提高对化学学科的兴趣,从而将化学知识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一)努力创造自主学习情境
高中化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不仅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充分掌握反应现象以及实验的操作技能,为提升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电子多媒体等新型信息技术,创设内含丰富的教学情境,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信息,立体、直观地调动学生的多重感官,在勾起学生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下,能够互相探讨,提出不同意见,并且使化学课堂的学习气氛变得活跃起来,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也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核心素养也能因此而得到提高。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新时代,教育要求学生要有创新能力,并将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在高中化学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学生的好奇心大都比较强,对新鲜事物都比较感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特点,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化学课堂上,应该鼓励学生多发言,多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对于不理解的基础知识或化学原理要及时提问,要敢于质疑。例如在解答化学推理题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会常规的解题方法后,还应该教会学生其他的答题技巧,不仅缩短了做题时间,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这样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就不会只拘泥于一种解题思路,而会认真进行思考,学会用多种角度解答问题,进而更具创新意识,其化学核心素养也会逐步提升。
(三)注重学生差异,提高衔接教学
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都是以优等生的学习程度规划教学进度的,但是由于学生认知能力、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局限,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异,导致一部分优等生能够紧跟老师的步伐,而有些学生会比较落后与教学进度,这样落后的学生会逐渐失去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这种现象在高一最为明显,因为一些学生在初三的时候本身就对知识没有掌握到位,到了高中之后,老师又忽视了学生之间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导致有的学生在高一阶段就对化学失去兴趣,产生厌烦的心理状态,因此在高一时期进行初高中化学知识的衔接教学是尤为重要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差异性,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师生关系的培养,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科学性实验教学
要学好化学,掌握基本的实验技能是必要的,高中化学是一门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相结合的学科,只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化学知识就会失去它的独特魅力。教师要在仪器设备健全的基础上开展各种探究性的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之后让学生独立思考,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加以运用,也能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心理,从而培养实验思维,提升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在讲解化学《必修一·金属钠和钠的化合物》这一课时,紧密融合“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这一核心素养,教师应指导学生自行做实验,认真探究钠的化学反应,并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尝试用金属钠制作氯化钠和碳酸氢钠。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化学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不断提高自身学识水平,储备丰富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提高自身化学素养的同时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活动,将课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徐晓勇.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J]. 华夏教师, 2018(17)
[2] 毕淑娟. 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 2018(05)
[3]朱汝葵,莫平玲. 基于发展化学核心素养的同课异构对比分析[J].教师教育论坛, 2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