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途径培养学生语感,构建英语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胡莹
[导读] 高效课堂,不仅是追求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
        胡莹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松柏镇中心小学    
        高效课堂,不仅是追求高效率的课堂,更是教育教学形式的巨大变革。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课时)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构建英语高效课堂最主要的就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能做课堂真正的主人,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才能使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接受知识,才能体现高效的课堂。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它包括人们对英语语音的感知、语意的感知、语言情感色彩的感知等。它是指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运用,是语言反复训练到熟能生巧的体现。人们在语言运用上有时感到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说起来顺口,但又说不清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实际上就是语感在起作用。语感强的学习者听则明意,读则明文要旨,说则流利得体,写则通顺达意,凸现出学习者英语学习的高效率,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良性循环。
        在这几年的英语课堂教学中笔者认识到,农村孩子学英语困难,主要因为刚开始对英语很好奇,但由于课时量少,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少,平时接触的更少,仅凭每周两、三节英语课来学习并消化知识并不现实,时间长了对学的知识不能保证熟练地操练,因此学生消化不了就慢慢没有兴趣了,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致使英语学习受阻,所以只能运用各种方式及手段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语感,构建高效课堂。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的语感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 通过听领悟语感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浓厚的语言环境。要培养语感,必须创设英语环境,尤其是英语听的环境,使学生时刻沉浸在英语的氛围中。除了听教师和同学讲英语,更要听原汁原味的地道英语。学校特别是教师也应多为学生创造一些条件,平日上课应尽量从学习课文开始就让孩子听录音,一方面能让孩子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接触地道的英语发音,另一方面能为学生下一步的说,说得准确做准备。学生在接触各式英语的过程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不断增强语感。
        听是一种最常见的学习方式,具有被动接受性。听,不但要听见,还要听清,更要听懂。听见、听清体现的是人的听觉习惯和水平,语感集中体现在“听懂”内容上,这里包括对语音的分辨,语意的理解,内容的概括、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以及听话时的联想和想象等。听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听录音材料,二是现场听话。在听录音材料时应重点琢磨别人怎样发音,怎样处理语调、停顿和语速,语气、语序如何处理,从而增强语感的直接性和整体性;在现场听话,要注意听别人如何讲话,分析其表达方式,把握说话内容,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以培养自己富有个性的语感。对于熟悉的内容和比较浅显的录音材料,学生在课下也可以边听英语,边做其他事情,以培养自己的随意注意能力。这样做,对于培养学生语感的领悟能力,十分有益。
        在日常教学中,听磁带录音时,要求学生听懂课文内容,能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听教师说英语时,能够听懂教师的指令及要求;听同学说,能在别人说的过程中发现错误从而避免自己犯错;总之,在各种各样“听”的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二、通过读发展英语语感
        培养语感必须进行大量的、输入型的语言训练。而读就是其中的一种。多读是增加学生接触英语语言材料、接受信息、活跃思维、增长智力的一种途径,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理解力、发展英语语感的好方法。古语有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英语的学习,读得越好,就越能体会到句子的思想内容并受到感染,当读到滚瓜烂熟时,文章或对话的短句子、表达方法就会被学生消化和吸收,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朗读机会,如,分角色朗读、跟录音朗读、梯度式朗读等。这样学生可以理解单词的正确读音,句子的正确朗读。只有单词的发音正确了,才谈得上语感;其次,学生通过听录音或教师朗读,可以掌握正确的语气、语调,从而提高朗读水平,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在课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常朗读课文或课外读物,让学生在不断的朗读中,加强理解力,强化语感,深化语感。
        我的经验做法是,在早读时间或是在上课之前让两三个发音准确的孩子代替老师进行领读,一方面锻炼了这几个孩子的能力,使他们在参加一些表演及朗诵活动中不怯场,另一方面其他同学可以在不太会读的情况下学会读句子和课文。而在有的情况下,领读的学生也有可能出错,其他同学就会在读的时候适时的用正确的方式读出,从而使犯错的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而加以注意,使得双方互助发展。这种做法能够给学困生更多的机会进行学习,当然在这时教师如果能够适时的提醒学困生捉住机会进行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三、通过说增强英语语感
        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语言。多用多说才能增强英语语感。基于这一认识,教师应培养学生一进课堂就讲英语、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还可以尝试语感式教学法,努力创造一个课上课下用英语、说英语的环境。开辟第二课堂、兴趣小组,搞一些生动活泼的活动,如朗读英语小诗、谚语,说绕口令,进行英语演讲、英语辩论、英语小品比赛等,提高学生说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师监控、指导下,开展小组活动,围绕教材内容进行专题讨论和探究等语言实践活动,也非常有利于英语语感的培养。
        通过说来增强英语语感有两种途径:机械性的说和创造性的说。机械性的说指的是朗读和背诵。一种语言有一种语言的精神,而传达这种精神的是音调,语感只能从音调中体现出来。学生在朗读和背诵时,凭借语音语调、意群、停顿,可以读出英语的韵味和美感来,大大增强学生英语语感的直觉性和联想性。朗读和背诵还会增加对语言规范的敏感力和鉴别力,丰富语言库存,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创造性的说包括复述、答问和各种形式的发言。在进行这类说的训练时,要求学生一方面能准确地、条理清楚地回答,另一方面能用通顺、完整的语言回答。前者表现的是思维的准确性和深刻性,后者表现的是语言表达的流畅性和完整性。语感体现在思维加工过程中,这一过程为形成个体特有的语感打下基础。复述时要能运用课文的语句详略得当地根据要求准确连贯、有条理地表达原文内容;答问要准确、通顺、完整;讨论发言前要迅速酝酿、打腹稿并使之条理化;即席说话要依据场合、对象确定说话内容,体察随时变化的情境学生通过这些说的实践活动,久而久之就能逐步形成具有自己个性的语感风格。
        语感是一种难以明状,但又实实在在存在着的非常有用的对语言的感觉。当然,真正学好英语非一日之寒。搞好英语的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英语语感的必要前提,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在符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有效措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只有让学生在语感的引领下带着兴趣学习英语,才能提高英语学习的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