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吴木娣
[导读] 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正是人生的初级阶段
        吴木娣
        广东省高州市云潭镇榕木塘小学    广东   高州   525200
        摘要: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正是人生的初级阶段。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应看清身上所承担的责任。在实际的班级管理活动中,发挥自身的领导作用,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从而为学生的人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教会学生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本文基于当前的教学环境,就如何开展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进行了一定的探究,并给出了一定的有效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德育工作强调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的培养。促使学生在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结合不同学生思想素质实际情况,来解决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所存在的问题。从当前情况来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在推进和实施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结合相关问题,提升德育工作有效性可以更好促进学生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1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关键阶段,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对社会中很多事物并不了解其本质,再加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初期,一旦德育工作不到位,很可能影响到学生的“三观”,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小学班主任作为德育的实施者,应重视德育工作,通过科学施教,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另外,小学班主任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的学习中和生活中,可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等,可以提升学生的人际关系水平,促使学生良好发展。此外,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让学生从小学阶段就接受良好的德育,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是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
2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2.1建设良好的班级环境
        对于小学生来说,其年纪尚小,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作为班主任,应认识到周围环境这一因素对学生的实际影响情况。通过一定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让学生积极投入其中,学习更多的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实力。在日常的班级活动中,班主任对于学生,应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不能因为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而有任何区别。只有平等地看待学生,才能更好地为学生建设一个友爱的班级环境,真正实现和学生的心连心,建立和学生积极沟通的桥梁。班主任应做到对于学生负责,帮助学生养成健康向上的情绪,为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做好坚实的铺垫。作为班主任,也应加强和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通过和学生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同时班主任也能对家长提出一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建议,保障学生在家庭中也能得到正确的教育,这对于提高学生的个人核心素养有着一定积极的帮助。
        例如,在实际的班级管理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布置班级环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成海报,张贴到班级墙上,也可以在教室内悬挂一些名人画像、励志话语,供学生进行赏析。

通过这些方式布置课堂教学环境,提升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也能在班集体中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
        2.2突出学生德育工作主体性
        首先,小学班主任在德育工作过程中,需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结合不同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采取不同方法和技巧来进行德育教育工作,而不是将成绩作为唯一指标来评价学生表现,对学习态度不端正和犯错误学生,需要给予相应的呵护与关怀,及时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和思想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同时,对于学习态度良好和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小学班主任要密切关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具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将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落实到位。其次,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要防止拔苗助长问题的发生,积极对学生良好自信心和学习习惯进行引导,坚持以德育教育为目标,及时听取不同学生的学习意见和建议,而不是将班主任自身思想和意识强加给学生,从而有效调动学生配合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学习和德育教育知识学习的重要性。最后,在突出学生工作主体性期间,要合理利用好课堂时间,将德育教育工作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还要积极地将教育工作与其他一些学科紧密联系,从而有效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
        2.3与生活联系开展德育
        德育是小学阶段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之一,对小学生的道德水平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应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德育工作形式。例如,与生活建立联系开展德育工作,尤其是相关教育事件引入的过程中,应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知识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书中的知识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水平以及提升德育效果,将生活案例引入到德育工作中是较为重要的途径之一。例如,可以通过生活中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等方面的引入,挖掘其中具有德育的价值信息,如,爱国情怀、勤俭节约、尊老爱幼等,再帮助学生树立这几方面良好的高尚的情操,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2.4加强多样工作方式的应用
        在新时期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呈现出不同的方法和策略,小学班主任要加强对多样工作方法的应用,深入对教材内容进行挖掘,提升教育教学工作有效性。小学班主任教师可以采用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与德育教育有关的教学案例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也可以采用德育教育工作联系家庭的方式,与家长形成合力共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行为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班级管理活动中,作为班主任,应以自身作为榜样,更好地利用自身言行去影响学生,让学生接受到一定的教育,自身也得到启发。通过这一方式,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让学生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树立一定正确的价值观念,成为当前社会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叶丽霞.小学班主任绿色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J].教书育人,2018(7).
[2]李永胜.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17).
[3]孙晋合.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9(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