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过程性写作教学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王云飞
[导读] 在过程性写作教学课中,合理巧妙的语用思维导图能优化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写作过程。
        王云飞
        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
        摘要: 在过程性写作教学课中,合理巧妙的语用思维导图能优化教师的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写作过程。本文探讨了应用辐射型思维导图和结构型思维导图,以优化和完善过程性写作的写前和写中阶段,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过程性写作教学 思维导图  
一、引言
        “过程性写作”教学法是非常有效的写作教学法,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写前pre-writing,写中while-writing和写后post-writing。写作前,是分析写作话题,收集整理写作素材的阶段。写作时,是搭建写作框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安排写作内容的阶段。写作后,是评价该改进阶段,通过鉴赏、讲评、修改,最后编辑成最终作品。
二、利用思维导图优化过程性写作教学中的写前、写中阶段
        按照功能来分,思维导图主要分为两大类:辐射型思维导图和结构型思维导图。教师在教学中,首先,通过辐射型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发散,多维度、多角度搜索与写作主题有关的各类素材。第二,通过结构型思维导图整理文章的逻辑推进与衔接方式,段落与段落间、观点与观点间的逻辑编排与展开模式。
三、利用思维导图优化写作过程教学实例
         本文选取外研版初中英语教科书《英语》九年级下册Revision Module B的 Part 7 Writing为教学内容。写作要求:Write a reply to Tom for Daming.
(一)、写前:利用辐射型思维导图激活话题,准备语言素材
 1)话题激活、语言准备
        通过教师与学生的日常交谈切入,谈论学生家乡的美食、美景,并且给教师提供游玩建议。这样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情境出发,降低学生的表达难度。然后,以此内容为载体,激活学生大脑关于建议的表达方式,并且通过不同的话题去训练,使学生达到熟练使用的目的。
Advice    学生思维导图任务:尽可能的给教师提供游玩建议,激活提建议的表达方式。
设计说明:本阶段的教学主要通过提问法和辐射型思维导图法来引导学生思维。提问围绕写作主题,逐步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关于提建议的表达方式。
2)阅读审题、内容准备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阅读写作要求,利用思维导图确定写作的主题内容。
该写作任务文本虽然简短,但是学生容易将文中提到的Tom 在中国生活碰到的吃饭问题作为主要的回复目标内容,而导致写偏题。事实上,该内容只是文本主题内容的一个主要例子而已。

在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分析文本后,学生可以得知Tom 在中国生活碰到了种种的问题而感到烦恼,希望朋友们能够给他提供一些帮助建议。所以,学生就能够确定写作内容是围绕他在中国生活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建议。
Problems    学生思维导图任务:利用思维导图尽可能多的罗列Tom在中国生活时碰到的问题。

Advice    学生思维导图任务:利用思维导图,结合问题提出对应的建议。
        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这个环节必须要清楚、明了,作为重点进行处理。 通过思维导图打开学生的思路,激活学生的联想思维。完成本课写作的核心内容搜集。
(二)、写中:利用结构型思维导图构建框架,梳理文章逻辑
        本环节通过三个设问,再度提醒学生回顾书信邮件的写作格式。包括邮件的称呼、开头、正文、祝福、署名。 然后利用结构型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整理文章的写作框架和结构。
Reply  to Tom    学生思维导图任务一:快速列提纲,明确段落分布。

Main body of writing     学生思维导图任务二:严谨布内容,整理行文逻辑。
        当学生完成最后这两步思维导图的任务要求,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参考最后两个思维导图的框架结构和写作内容开始写作了。在写作阶段,保证充足的课堂写作时间,以便能当堂进行课堂评价反馈,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
        写后,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当堂评价与反馈。本环节采用了小组组内互评和全班性评价。组内互评,可以让小组成员在组内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通过分享,让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然后通过推选,选出组内质量最高的作文。全班性评价是在小组互评的基础上,对组内挑选出来的优秀作文进行全班展示,这样可以让全班同学学习到班内的榜样性的优秀作文,以此起到提高全体的目标。
四、结语
        过程性写作教学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了解和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学会写作。而在过程性写作的教学过程中,若能巧妙的运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则能极大的优化过程性写作课堂,并且能提高课堂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也通过思维导图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英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林崇德,胡卫平. 思维型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 [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0(1)
3. 钱明姝. 初中英语过程性写作教学策略探索.[J] 英语教师,2016,16 (4):149-153
4. 申琴. 浅析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英语写作中思维导图的运用.[J] 新课程研究旬刊,2013 (8):177-1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