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雷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瞿溪第二小学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程的安排和教师的教学方式中也有了一定的变化。本文主要是从美术教学的角度出发,分析诗歌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认识,探索两者融合的共通性,在美术教学中增加文学知识的途径,让诗歌更好的在美术教学中应用,进一步促进了美术教学多元化的发展。美术教学引入诗歌之后,就会让美术教学的课程变得更加丰富,也容易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对中小学的学生来说,会得到美术和文学的双重升华。诗歌的引入会让学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文化兴趣,让学生更好的欣赏和分析。
关键词:诗歌;中小学;美术教学
引言
提升学生运用和表达知识的能力是语文中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化传递的重要部分。诗歌在语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其特点就是言语精炼、蕴含着丰富含义、呈现的文化也很有张力。文学和艺术需要独特的鉴赏方式,两者之间有着互通性,诗歌是文学中艺术潜质较高的,受到了好多文学家的青睐。将诗歌引入到美术教学中就是锦上添花了,让传统文化和艺术相结合,能够让课堂丰富多彩,学生也能拥有更加发散的思维,也会在其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对美术有着更深刻地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能够让学生了解人与人之间的情意。
一、诗歌与美术的共通性
(一)诗画同源
在中国,人们对诗、画的认识就是一个整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诗歌和艺术的鉴赏也都是重要的审美活动,二者不仅同源,在艺术情趣上也具有极大的共通性。苏轼曾有诗云:“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绘画中有无限的想象空间来自于文学作品,诗画是一个非常和谐的艺术整体一一诗中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图画美,画也经常根据诗歌题材来创作,二者交相生辉。静止的画面活跃起来,画面的容量膨胀起来,而诗也有了形象的凭借,想象的依托。
(二)学科思维模式相通
诗歌和美术两者之间是相通的,都是审美活动中的部分。诗歌主要强调的是韵律,而美术讲究的是绘画方式和构图手法,两者对作品意境的追求是一样的。美术和诗歌作出的成品都是具有创造性的,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和相应的手法技巧,这样才能表达出所要体现的情感。两者都比较注重美的形式,要以最美的姿态将作品呈现出来,两者的作品体现出的情感都是具有张力的。
二、诗歌引入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一)丰富课堂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
在美术教学中,除了传统的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等,还应将课堂讨论法、读书指导等方法运用在课堂中,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诗和画中学习,体验到文化融合的快乐。例如:在学习《诗情画意》这节课中,将诗歌代入,教师进行讲解,让学生启发式的学习。除此之外,课堂中教师一般都是讲授知识,介绍相关的背景,画家的创作思想和情感,这种没有代入式的讲课,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对美术提不起兴趣。
如果将诗歌代入,就会让学生进一步欣赏作品,这样会更生动的了解作品的意思,也可以让学生进行朗读,学习其中的内涵。在这种教学中,最容易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学生可以有感而发,与其他同学一起讨论,这样会产生更多新奇的思维。
(二)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诗歌进入美术教学中,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深层次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的开发想象力,对知识进行合理的运用。学生对美术和诗歌的思考和运用是自发产生的,通过两者的融合对自身的思维进行调整、改变、充实。这就表明学习是学生自发形成的,在课堂上的思考和欣赏都是学生自己的事,其他人都不能替代学习中所形成的一切思维和能力。同时通过诗歌在美术中的教学,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通过自己的思想,将诗歌和美术两个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学习,来转变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身心调整,进一步作出突破。
(三)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诗歌的引入可以让美术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进而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心理学中表明兴趣源于需要,人们对一件事物的需要程度,能够反映出对这个事物是不是感兴趣。现代的心理学中表示,兴趣是引导人们学习的先行者,这种先行者主要是指在有学习任务之前,为人们准备的相应的材料,引导人们怎样去学习,它具有抽象性和包摄性,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让学习的人对这些材料进行认知,从而更加有兴趣的进行学习。
三、诗歌引入美术教学的实践
(一)以丰富美术教学法和提升美术知识为目的
在将诗歌引入到美术教学中,要注意的是以美术课堂为主,不能把侧重点放在诗歌中,还是要以美术的基础教学知识为主,诗歌的进入只是一个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一段教学期间里,欣赏这种两者融入的情景,也更让学生更加喜爱美术课堂。诗歌引入美术教学中,主要是想丰富美术课程,加强学生对美术课程的兴趣,进一步开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懂得欣赏。教师在课堂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诗歌的进入需要教师把教学内容变得充实起来,让诗歌作为一个引子进入到美术教学中,但不能忘记中小学的美术教学中还是要以美术知识为主。
(二)把握好诗歌与美术的关系
在中小学的美术教学中诗歌的引入,会产生更浓厚的文化碰撞,同时也要注意两者之间的关系。中小学是学生快速成长的阶段,对一个学科感兴趣才会越发的爱学习,诗歌是将学生代入美术教学的切入点,调整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就会让学生在这两种艺术中更好的学习。这种融入式的学习对于中学的学生来说会比较容易接受,因其储备的知识要多一些,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能力也就会更加的跳跃,能得到很大的文化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在美术的教学中注意诗画的结合,在课堂中启发学生的文化想象力,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和差异性。用诗歌的方式让学生认知美术的美好,开拓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结束语
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应坚持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内涵,丰富自己知识面,扩展自己的眼界,积极发现和挖掘在美术教学中能够与其他学科相关联的因子,丰富美术教学。同时,我们在坚持诗歌引进美术教学的同时也能够坚持和把握相关的原则,做到有促进而不越矩,其主要目的仍然是丰富美术教学模式,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梁金策.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刍议[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158-160.
[2]郭蔚.浅析中小学美术教学中速写的作用[J].戏剧之家,2020(05):165.
[3]赵芳.浅谈中小学美术教学策略的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2019(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