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文营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东方中学
摘要:美术新课标指出,利用地方美术资源开发校本课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补充现有美术教材的不足,充分发挥地方美术资源的优势。校本课程的开发满足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对新知识的需求,同时也使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内容。随着时间发展,在新课改内容的要求之下,校本课程成为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点和创新点。校本课程的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地方美术资源,而是容纳和吸收各类优秀的美术资源。现阶段的中小学已经在开发校本课程上有了自己的经验和模式,这种已有的模式上探究如何更好地进行将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校本课程如何更好地应用在美术教学当中。
关键词:校本课程;初中美术;教学;开发;应用
引言:初中美术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初中美术课程结语小学美术和高中美术之间,对学生的美术素养提升来讲,起到一定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的普遍活泼好动,且思维活跃,且在身心方面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因此,在美术课程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的美术从更多方面发展,让学生进行多样化的美术教学,让学生亲自领略美术学习的魅力。
一、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使用现状
我国新课改以来,各个学校对学生的校本开发都进行了大规模、深层次的改进,基于此,大部分学校的校本课程都有一定的特色。学校和老师是校本课程的开发者,而学生是校本课程的使用者[1]。校本课程最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因此,教育者应针对学生的最真实需求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这就要求教育者在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时,要对使用者进行合理调查。主要针对学生对校本课程的接受程度,并且对学生提出真诚的邀请,邀请学生对当前的校本课程进行客观评价,给出相应的建议或意见。据相关人员调查显示,90%的学生对当前的美术校本课程比较满意,表示美术校本课程能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而剩下的10%的学生认为传统的美术教材比较有意义。根据这个调查,我们知道,大部分学生对当前的美术校本课程较为满意,都愿意接受。现阶段我国许多学校都在使用自己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而也有一小部分学校依旧使用传统教材,而这些使用传统教材的学校大部分对初中美术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校本课程开发内容的选择
我国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地大物博,多种元素的艺术资源都可以涌入我国的文化领域。因此,在对校本课程进行开发时,学校和教师应对其有所筛选和有所侧重,让选出来的校本课程内容能够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并愿意学习其中的内容[2]。筛选的校本课程内容要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又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学到美术知识,提高审美素养。
(一)校本课程开贴近学生生活
在不少教育者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发现那些在生活领域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内容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美术学习中来。学生在对这样的内容进行学习时,能够促使其体验生活中的艺术之美,让艺术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对艺术不再有距离感,从而更好的投入到美术校本课程的学习中。在相关人员的调查中,有一个相对典型的例子,甘肃省庆阳市某初中学校是香包特色学校。而这所学校对这一美术课程的开发目很有针对性,即结合当地资源和传承庆阳香包,让更多的学生对庆阳香包有更多了解并对其进行积极传承。
(二)根据学生兴趣开发校本课程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应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让美术课程内容适配相应的年龄阶段的学生,并以其特有的吸引力来吸引学生对美术校本课程进行学习,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从而全然投入到美术学习中。
(三)发扬传统文化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学生在学习美术校本课程时,能够对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并真正投入到传扬传统文化的队伍中来,将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进行发扬光大,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自信。
(四)校本课程内容的独特性
教育者应注意在校本内容的选择上把握其独特性,让美术校本内容的设定避开传统美术教材,全力发挥自身的独特性,让其内容既要具备一定的实践性,又要具备一定的审美教育意义。
(五)不限于当地的艺术资源
学校在对美术校本内容的选择上有合理的取舍,不应该只限于当地的美术资源,应更加注重美术校本内容的多元化,并对其进行合理创新。不让其内容产生局限性,这也是校本内容开发者应该明确考虑的重点。
(六)不限于教育者擅长领域
作为初中美术教师,本身应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并且不断学习,使自己的知识储备量不断加大,并且能很好的应用于美术教学中。因此,在开发美术校本课堂时,不应只挑选教师擅长的领域,使其产生局限性。
基于以上提到的种种方面,我们了解到,在筛选美术校本课程时,应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教育者也应更加认真合理的对其进行筛选,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
三、校本课程在美术教学重点应用
对于如何更好的开发美术校本课程,并更好的应用于初中美术课堂中,是每一个学校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重点问题[3]。下面,笔者以《丝绸——走进敦煌》为例,对美术校本课程进行简单分析。
(一)学情分析
应对学生的美术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查,并对其进行合理分析。根据学生的美术素养制定相应的校本课程,能大大增加学生对敦煌的了解程度。让学生可以更好的理解美术基础知识,进而丰富其美术内涵,提高其艺术素养。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不同种类的美术课程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美术素养。因此,在对美术校本课程进行开发时,应注意到让校本内容对学生的审美素养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让美术校本课程内容更具有针对性。
(三)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美术校本课程中,学生会对我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有一定的看见,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继而对其进行深刻入学习,并对其进行传扬与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学生来讲,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更加丰富其美术涵养,并且在美术校本课程当中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并对其进行传承与发展。而对于教育者而言,学生在学习美术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对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有了充分的认识,并汲取民间艺术中的精华部分,学生的艺术素养得以提升,达到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杨美华.初中美术教学中引入书法艺术的探讨——以张謇书法引入为例[J].基础教育论坛,2018,34:37-38.
[2]姜建婷.凹版藏书票在初中美术校本课程中的内涵及艺术价值探析[J].才智,2019,04:162.
[3]李琢,孙红阳.校本课程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J].美与时代(上),2019,07: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