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飞飞 指导教师 郭树明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西河镇中学,黑龙江 齐齐哈尔
美术课是普通中学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对农村学生接触美术事物较少的环境下进行审美教育即美育的主要途径。美育是社会主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不可缺少的内容。美术课作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主要手段和途径在中学教育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首先,通过美术课学习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马克思曾说过,社会的进步就是人类对美的追求的结晶。他十分重视青年一代的审美教育,要求他们不但要掌握科学知识,而且要懂艺术。他认为艺术不仅能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而且能提升人们改造世界,去创造美好生活。
审美教育对人们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历来被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历史上的那些有识之士那个不是舞文弄墨的高手,我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曾这样说过:“能用作画一般的心来处理生活、对付人生,则生活美化、人世和平。”此为艺术的最大效用。美来源于生活,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和欣赏的,因为人们认识美、发现美和鉴赏美的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要通过学习、培养、训练才能逐步得到、逐步增强的。虽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各人对美的内涵的认识却大相径庭,审美的情趣和品位更因人而异,甚至相距千里。要增加审美素养,就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
初中阶段是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快速发育阶段,属于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他们求知欲强,可塑性大,通过美术课对他们进行系统的美术知识教育和技能训练,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修养、审美感受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美术是直观形象的视觉艺术,它的鲜明生动的造型、富有情趣的色彩和直观感人的艺术特征,较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因而它更能引起学生兴趣,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良好的审美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乃至一生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第二,中学美术课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促进其智力的发展。
中学美术课对中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陶冶情操,自然地与思想政治教育融为一体,这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和作用。
比如有不少青年学生,由于缺乏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他们对人体绘画作品和黄色图片区别不清,容易把美当作丑,把丑当作美,有的人由于受到淫秽品的毒害而走上犯罪道路。通过美术课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可以使他们认识到:人体绘画作品是为了突出表现人的形体美和人的内在活力,是对人自身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歌颂,它是一种健康的具有积极审美价值的艺术品,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黄色图片宣扬的是低级趣味、寻求感官刺激,它们低级甚至变态下流的方法故意宣泄低级趣味,引导人们走向堕落。学生通过接受这种审美教育,有了辨别美丑的能力,就能自觉抵制淫秽品黄色网站的侵袭,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同时也能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欣赏人体美术作品,升华自己的审美情感。这种审美教育可能会比讲抽象的道理或硬性制止学生看淫秽品的效果更好。
由此可见,审美教育能使人心理健康、乐观向上,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有助于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除此之外,中学美术课通过审美教育对智力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美术课通过具体形象如线条、色彩、形体、结构、空间等绘画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和创造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智力的主要因素。丰富有趣的美术常识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知识、民族风俗等内容又大大增加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容量,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
第三,中学美术课通过对学生进行美术知识教育和美术技能训练,有益于将来的社会工作。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美术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用途越来越广,与人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除了绘画、雕塑这些观赏性艺术属于纯美术之外,生活中许多方面都与美术有关。居家的装修无处不在的美学,墙纸颜色、地板的颜色图案,厨房,卫生间墙砖的材质、搭配效果能够体现出设计者的文化素养和审美素养。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的穿着体现着个人素养和审美标准,如何体现自己的风格,不是另类夸张,奇异古怪,而是符合自己的服装搭配协调,整洁得体。
当今社会各个方面都与美术有密切的联系,都需要从事这些行业的人具有一定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具有较高的审美修养。今天的中学生明天将走向社会,成为各行各业的中流砥柱,他们在中学美术课中掌握一定的美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美术修养,对今后工作将有积极的作用和重要的帮助。
总之,初中美术课是中学的一门基础文化课,是中学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艺术的创造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将来步入社会参加工作,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