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高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曾洪杰
[导读] 初中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当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起到了良好的承上启下作用。
        曾洪杰
        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墨翰中学  657306
        摘要:初中教育是学生学习生涯当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起到了良好的承上启下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体育中考的全面执行和难度系数的逐步提高,体育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也越来越被关注,如何有效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高效性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下;初中体育教学;高效性
        引言
        现阶段,我国正在积极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意在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基于核心素养对初中生开展的体育教学,同所有学科一样,是一个系统、完整的过程,需要教师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知识教育、素质教育相结合,循序渐进地开展。
        1.从细节处进行拓展训练
        对于初中体育教学来说,其课程内容的选取与设计要具备有效性,在课程设计环节应以教学目标为基础,对各个细节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如时间、场地、师生、器材等,尊重教学的原则和规律,科学设计运动量,使学生体质得到锻炼的同时,还能使其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能力得到发展。同时拓展训练项目的选择应具有可行性与针对性,即尽可能选择成本低廉的活动项目,并根据学生的男女比例、身体特点和年龄特征来选择难度适宜的训练活动,以此补充体育教学。通常初中学校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拓展训练的初期,应该从自身情况出发,选择可行性高且相对简单的活动进行试验教学,这样既能积累相关经验,为后续教学打好基础,又能有效节省资金。
        2.给予学生自学空间,为实践能力强化创造条件
        自学与提升初中生实践能力二者之间存在非常密切的内在关联,有效的自学可为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所以说体育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实情为学生预留相应的自学空间,使得初中生可真正深入体育活动之中,并在实践活动中获得体育知识的理解与认知,掌握体育动作的要点和难点,其个体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在学生开展自学的过程中,体育教师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身份参与,要通过观察学生自学行为获取学生的自学状况,并通过与学生交流获得学生真实的自学感受,由此可在学生完成自学之后查漏补缺,针对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3.“体育竞赛”的合理运用
        体育竞赛是彰显体育精神,彰显个人特色的一种活动表现,因为是竞赛,所以比赛结果就会有输赢,初中体育教师要能够激发初中生积极参与体育竞赛的活动中来。初中体育教师还要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培养学生个性化,帮助学生展现自己的个性,让初中生体会到体育活动中的趣味。


        4.掌握技巧
        体育基础训练虽然是“拼身体”,但技巧也是很重要的,若学生能掌握正确的方法,耐力、速度、力量的训练就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语言引导学生理解体育项目的分解步骤,再进行细致的动作示范,要求学生观察、分析,从而让学生掌握相关的体育技巧。如在“速度训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注意正确的跑步姿势,并让其合理控制步长、协调摆臂频率等。总的来说,基础训练的“技巧篇”体系比较庞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运用。
        5.建立多元化、合理化的体育课程结构
        在体育运动课程的基础上,教师还要进一步开展体育健康、安全知识及行为规范等内容的教学,构建多元化、科学化、合理化的体育课程结构,利用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全面加强对初中生体育情感、品格、运动及健康行为的培养,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心理安全,端正学习态度,加强学习过程中的沟通和合作等,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体育核心素养教学要求。
        6.合理训练
        如耐力、速度、力量等与人体生理机能直接相关的体育训练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任何体育训练都必须强调其自身的合理性。除了周期性训练之外,教师还要从营养学、创伤学等方面为学生制定合理的计划。例如,每天按时作息、合理膳食、按照季节变化合理穿衣等,只有将这些内容明确化、细致化,学生才能够主动遵循,并有条不紊地开展体育技能训练。
        7.在结束环节设置游戏
        使学生的身心放松游戏的设置应该贯穿于体育课的始终。在一堂体育课临近结束时设置游戏也是很有必要的。它不仅能够使学生的身体机能恢复过来,放松学生的身心,还能让学生对下堂体育课充满期待,久而久之培养学生对体育课的参与兴趣。虽然有些教师比较青睐于通过开展自由活动的形式来结束一堂体育课,效果却不如游戏来得好。为此,初中体育教师应注重体育游戏在结束环节的设置,初心常在,为学生更好地进行下堂文化课的学习打好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的改革,给未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指引了方向,也是体育教师共同的努力准则。明确体育教学的目标,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结合学生的不同特征,做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从而形成高效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李翔龙.浅析构建高效体育课堂的策略[J].田径,2020(03):76-77
        [2]田常蕴.以兴趣为导向实现高效课堂教学[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03):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