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清华
承德市平泉市第二中学 067500
摘要:随着新型教学理念的不断发挥和积极应用,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各个学校的教学方式都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初中是学生锻炼各种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提升各项综合能力的主要阶段,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深感肩上的重责大任,及时进行教学方式的革新,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崭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能够在崭新的体育教学环境中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生能够在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环境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教学;体育课堂;体能训练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时期,学生不仅要掌握更多的文化课知识学习技能,以及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学会各种为人处世的重要方式。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身体也处于生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科学合理的体育课程设置能够让学生在青春期的时候拥有较为强健的体魄,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知识的时候也能够保持更好的精神状态。初中体育教师应该积极利用课下时间与本班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了解学生实际存在的体育训练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这些数据信息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加热爱体育运动,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够借此机会获得显著提升。这对于学生而言是受益终身的。本文对现阶段体育教师的授课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重塑体育课程环境,帮助更多学生从根本上增强体质。
一、教师需要为学生介绍体育训练技能
体育教师需要进行多方面的思考,教师也需要明确体育训练的效果的提升并不能完全凭借反复的实际训练就能得以体现,教师需要将体育训练的内容和一些体育技巧进行有机融合,让学生能够将运动技巧应用于实际的训练中。比如,教师在为学生阐释短跑训练知识的时候就需要积极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短跑训练以前让学生摆出有利于快速起跑的姿势,并告诉学生短跑最重要的就是在起跑接阶段的领先,让学生在听到“预备”的指令后在心里默数两秒的时间后考虑起跑。另外,学生在进行剧烈跑步运动的时候一定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步调以及呼吸频率,让二者有节律地进行,这样能够尽可能地减少身体的疲倦感。到了跑步后期的时候,学生应该用尽全力去跑,拉开和别人之间的差距,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后期进行冲刺的时候把控比赛整体节奏,防止自己被他人反超。这些运动技能都需要教师在学生训练各个阶段中及时提及。体育课程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体育教师应该将这两者相互融合进行体育训练计划的制定。在学生进行完训练以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更改。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短跑训练的要领。
二、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体育训练计划
教师在进行体育训练的时候,大多数教师仅注重对学生传授体育训练中的一些理论知识,而没有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体育训练中。
体育教师也没有及时对学生的训练结果进行评价,导致学生的体育成绩一直无法获得显著得提高,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对体育课程的浓厚兴趣。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多方面的考虑。教师在进行训练计划之前一定要认真询问学生的身体情况,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对于有先天疾病的学生不能强迫其进行大量的高强度训练,对于其他学生,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进行400米的跑步测试,了解班级学生整体的运动水平,然后再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身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稳步提高身体素质。教师切忌急于求成,一次性为学生安排大量的训练计划,导致学生的身体受到损伤。基于以上情况,体育教师应该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要严格管理学生,让学生在每堂体育课中都可以得到锻炼。短跑成绩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进行长期的身体训练和培养,学生才会在中考的时候得到满意的成绩。
三、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训练模式
教师在训练学生的时候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学生的训练。比如,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进行热身运动,让学生的身体先进入到最佳的运动状态。当学生的运动神经逐渐苏醒后再安排学生进行100米的跑步训练,让学生能够对体育训练抱有更多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学生也可以对自己身体的运动状态拥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此时,学生应该进行更加有目的性的训练计划,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到折返跑训练中,挖掘学生的肌肉爆发潜力。此阶段的学生不仅拥有良好的运动兴趣,学生的肌肉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激发。教师需要安排800米的跑步训练让学生获得耐心的提升。此时,学生的体力消耗是最大的,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慢跑运动,让学生的肌肉获得充分放松,并组织学生进行拉伸运动,或者适量补充水分。待学生的体能恢复一些后,教师可以再组织学生进行短暂的蛙跳训练,锻炼学生的双腿爆发力,让学生的小腿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这样一套训练流程下来,学生的课程内容比较充实,学生也不会产生倦怠感,学生的运动能力可以获得显著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初中体育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一定要紧跟时代的发展趋势,及时进行教学方式的革新,利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塑造出更加优质的教学环境。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实现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不停地变换自己的教学手段,及时和学生进行交流,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寻得适合自己的训练方式,激发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热情,帮助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学生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式下能够强健自己的体魄,学生在中考的时候可以轻松面对各种体育项目,学生能够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邹宣利.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279.
[2]曾祥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体育教学实效性浅析[J].学周刊,2020(05):157.
[3]吴刚.“教”与“玩”的融合——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体育创新教学思路[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9(09):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