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潇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衙前农村小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推进,在开展小学音乐教学的当中重点是为了发展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创造能力以及鉴赏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教学的整体感知,陶冶学生对音乐的情操。在小学音乐课程的教学中其重点是为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从音乐鉴赏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对音乐拥有创造意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采取多种教学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点,让学生能从联想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对音乐鉴赏的综合素养。本文通过对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的策略研究,希望能对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带来帮助。
关键词:小学音乐 欣赏教学 学生想象力 培养策略
前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是建立在学生进行认真倾听和想象的过程中完成的相关教学任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展示了过多的音乐因素,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判断能力,仅仅是将学生带到教师自己所创设的音乐要素之中,从而干扰了学生自己对音乐想象和判断方向,最终阻碍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的发展,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能亲身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体验和感受,为此,在进行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想象的空间和时间,从而锻炼学生的音乐发展思维莫斯,使得学生能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真正的内涵,准确把握音乐情感。
一、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意义
(一)想象力是人的基本思维方式
对于人而言,其想象能力也是其中重要的思维模式之一,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种思想模式:动态的思维模式和静态的思维模式。大多数人的思想模式中关于想象力的培养主是通过动态的模式来进行考虑的,是人对于具体的或是抽象的一种思维的再加工的方式。如此的心理发展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再结合小学音乐教学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在音乐课程鉴赏时先闭眼进行聆听,从而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体会。对于每一首音乐都是来自于生活的感悟,其背后都是有一段故事的来由,期间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讲述,结合音乐的感受和体会,加深学生对曲子的理解,再进行作品的鉴赏的过程中中,可以结合作者的年代背景知识,培养学生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能将自身的体会带人到气氛之中,切实地感受到音乐作品的情感体会。
(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鉴赏能力
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学会受到教学条件和场地的影响,为此,教师在进行讲解时,音乐课程内容是非常抽象的,这会大大影响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与此同时,音乐教学会阻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从而影响音乐教师开展音乐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此,该如何有效地开展音乐教学并且成为新课标改革之后避免“枯燥”形式的教学方式教学重点。在新课标的改革背景之下,学生在进行音乐鉴赏的过程中,对于每一段音乐以及旋律都是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力的发展,在感受到不同情境或是情感体会下,让学生能从作品中感受到对生活的积极体会,从而激起对生活的热情和对小学音乐课堂的学习热情。
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对于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是对学习者的能力的培养和启迪。伴随着学习对象的不同,所选择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也是不同的。在面对小学生开展教学活动时,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认知程度来开展教学,他们对于抽象的理论知识的是非常难理解的,但是对于联想能力和想象空间是非常丰富的,尤其是在表现能力的方面。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是非常关键的,通过突出小学生的对音乐的特长和本能意识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 (一)利用问题导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在针对小学生开展音乐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有趣和轻松的方式来开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节教学的氛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情趣,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合成创造力。在开展音乐鉴赏的课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来,让学生表达对音乐的感受,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比如,在开展《快乐的小熊猫》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利用谜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进行猜一猜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大眼睛、
黑眼圈,圆圆胖胖逗人爱,盘得高、爬得快,竹笋野果当饭菜。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很快地试猜出谜语:熊猫。
紧接着,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初步倾听的音乐的方式来感受,并且进行深入的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辨别主奏乐器是什么?从这首音乐中感受到哪些场景,是哪个时间段呢?其中所涉及到的动物声音有哪些?表现出具体的场景是如何?在此之外,教师可以再度播放音乐的方式,再次向学生提问,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能从中掌握到音乐的基本内涵,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1] 。
(二)运用先进技术,激发想象意识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数字化的教育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它能有效解决应用课堂教学内容出现的问题,改变以往的传统单一化的音乐教学模式。为此,在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同时教师应该进行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采取生动活泼的动画形式的音乐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增强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比如,在进行《水族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多媒体的方式来进行海洋生物的展示,其中可以是贝壳、珊瑚、鱼类、虾类等等,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物品的认知,让学生尝试说一说海底生物、水族馆以及海底世界的各自特点。教师可以先表示赞同,随后播放出音乐《水族馆》,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来自海洋的感受和特点。紧接着,教师再度播放音乐,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能感受到来自水中世界,通过联想的方式来想象自己是一条小鱼,该如何在水中能游来游去,教师通过让学生边唱歌边舞蹈的方式,加深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全身心投入到音乐欣赏中,以提高小学音乐欣赏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自主感知音乐,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明确指出音乐教学是应该融入到对作品的认识,让学生能接受到良好的音乐想象和创造,如此才能让学生深入了解到作品所要表达的内涵,从而真正感受到来自作品的内在情感的熏陶。如此,学生在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能感受到小学音乐的真正所要表达的内涵,通过自由想象的方式,让学生充分想象到作品所要表达的信息,提高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深化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有效满足学生对作品的精神追求,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比如,教师在开展《吹芦笙》的教学中,第一,教师可以为学生先播放一段相关的音乐,让学生来说一说音乐所要表达的内涵意义,自己对于音乐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和理解。第二,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与芦笙的信息,教师在进行芦笙相关介绍之后,学生能加深对音乐器材的认识,同时也能理解少数民族所使用的单簧气鸣乐器。当遇到了值得庆祝的日子,少数民族的人就通过吹奏芦笙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快乐体会。第三,教师随即播放一段事前准备好的关于《赛马》音频,从而加深学生对芦笙的认识,并且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来让学生在认知的基础层面上展开想象,芦笙的音色想什么并且有何特点,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歌曲的情绪变化和特点,真正感知到音乐所要传递的内在情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水平[2] 。
(四)鼓励学生创作,让学生想象音乐形象
教师在进行小学应有鉴赏活动的教学时,通过引导学生开展创作活动的形式来提高和帮助学生能快速地了解到音乐所要表达的真实感受,锻炼学生的对知识的理解和认同能力,同时也能让学生将自己的主观认知和想象能力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能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想象音乐作品之中,从而有自己的认知,形成情景交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指导者与组织者的作用,成为学生与音乐认识的桥梁和组带。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意识。通过平等的师生互动过程,实现音乐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教师在开展亲近友好的方式来开展音乐鉴赏的活动,从而鼓励学生能在进行音乐欣赏的过程中能充分感受来自音乐的积极促进作用。比如,教师在开展《野蜂飞舞》的教学时,那么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音乐《野蜂飞舞》的形式,让学生能充分感受野蜂飞舞的场景。教师引导学生分辨出其中所涉及到哪些具体的乐器,从而判断出音乐所包含的信息。紧接着,教师可以让叙述欣赏音乐,并且想象野蜂飞舞的样子,从中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快乐体验,带来学生可以尝试创编野蜂飞舞的场景,从而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教育中应该始终坚持学生为教学主题的方式,通过音乐鉴赏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大大提高可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让学生能从音乐中感受到其内在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听懂音乐更懂音乐。音乐来自于日常的生活中,同时也是对生活的提升,需要学生对生活充满好奇心,让学生能拥有长远的理想和抱负。
参考文献:
[1]唐雯.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 魅力中国, 2019(7).
[2]钱艳. 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 中外交流, 2019, 000(009):292.
[3]黄媛媛.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C]// 0.
[4]周逸逸. 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策略探析[C]// 教育理论研究(第十辑).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