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娜
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 山西 运城 044500
摘要:学习美术是一个漫长、循序渐进的过程。想要提升高中生的美术鉴赏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老师的正确引导和学生的深刻思考。在当前应试教育没有真正转变、高考压力依然如故的情况下,只有付出更多的努力,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的魅力,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效益,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而真正地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美术;美术欣赏;教育发展
导言:
中学开设美术欣赏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提升美术素养。通过学习古今中外的杰出的艺术作品,品味多变的艺术风格和作品特色,了解作品的深刻内在精神。但是在长期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学教育对美术欣赏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中学美术欣赏课教学。
1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现状
受到传统教育和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老师大多不敢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单一。很多美术老师在大学学到的专业知识。受到的技能训练多,但教学理论、美术史论等掌握得比较少,因此只能就教材论教材,照本宣科。另外,美术欣赏课开设时间较短,对于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探索还在摸索时期,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很少。在学生方面,一致认为美术课没有其他的高考科目重要。因此,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美术欣赏课就无法得到学生的重视。所以在美术课堂上,学生就做其他学科的作业或睡觉等事情。还有一个就是教学课时少,目前,艺术课程虽走在“必修”的普及路上,但仍然是“调味”课。美术课一般每周只有一课时,有的学校可能是每两周一课时,这样每节课之间间隔时间很长,基础知识得不到全面系统记忆和理解,因此不利于学生进行知识整化。很多学校的美术教学方式传统,造成他们对于美术教学的效果不明显,也影响到了美术教学的目的。在美术课堂上,很多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究其原因,大部分原因也是由于美术教学的模式老套,缺乏创新,不能引起同学的学习兴趣,造成他们对于美术的学习并不主动。
目前的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仍然存在一个重要问题——许多教师在评估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艺术价值时倾向于将价格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例如,教师经常提到梵高的油画价值数千万美元,又比如傅抱石的《丽人行》打破了中国艺术品价格的记录等。在这种教学之下,会对学生产生不良的教学效果,认为价格越高的美术作品其艺术价值就越高,形成错误的审美观念。
2 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学生常见问题的解决对策
2.1 重视教学活动,潜移默化
欣赏中所涉及的概念和原理、形式美的基本法则等理论问题的讲解,一定要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防止在非常有限的课堂上,花太多的时间去集中讲授理论知识。美术欣赏是一种陶冶人的情操的活动,是一种美的享受,学生接受美的教育也应是完全出于内心的自愿。按照教育学课程设计理论,高中美术教学,适宜活动课程模式,即重视从活动中进行教学。在赏析美术作品的同时,能针对当地的一些文化现象或其它范例加以评论和阐述,有利于学生对艺术的本质特征加深领悟。
2.2 改变传统的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学科地位
中学艺术品质欣賞课的主要目的应该是让学生学会欣赏,通过长期学习过程中巧妙地培养艺术审美观念,能够正确的判断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高低。因此,中学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不仅仅是在解释艺术作品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习来学习和欣赏艺术作品。是他们能够说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它已经从基于相关知识转移的模型完全转变为基于灵感和归纳的教学模式。此外,在中学美术欣赏班,教师必须注意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互动。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对教师指导下的艺术作品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2.3 提供名作范画,增强直观教学效果
“耳闻不如一见",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把基础理论知识与欣赏作品并重起来,可以是课件,也可是挂图。欣赏名作是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提高对艺术作品鉴赏能力的主要渠道。美术作品的欣赏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既要向学生传授审美知识,又要给学生作出示范,点评名作范画,让学生对作品内容和形式有一个更直观的感受。教学中,教师对名作的讲述也要有一个新的要求。好多作品的评述都是华丽的词藻堆砌起来的,同学们在认识过程中往往不能欣赏到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唯有教师自身下苦功,提高自身专业、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做到“既能意
会,又可言传”,语言准确而言简意明,风趣幽默而不失感染力。如:《西方17、18世纪美术》一课中,在近200年的美术中,出现许多伟大的艺术家,那么教师在讲课时,必须用大量的名画来增强学生最直观的感受,利用多媒体教学,从卡拉瓦乔到乌东,分别对其作品题材,艺术处理手法,追求的境界等进行言简意明的评述,当然也要有重点,否则学生会因多而乱,互记混淆,出现欣赏中名作家的张冠李戴。
2.4 建立新的教学理念,着力提高审美教育意识?
美术欣赏课程是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媒介。为有效提升美术欣赏课程的审美教育功能,教师必须建立新的美术欣赏课程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素质。为此,中学美术教师需要具备个人艺术实践经验和感受,还必须具备全面的文化素质。非常熟悉美学,艺术理论和艺术知识,甚至对艺术,文学,历史和哲学相关的人文学科有深入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中学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任务。
3 结论
高中的美术课程不同于高中其他的文化课程,它本身就是为了能让学业压力繁忙的高中生能在紧张的学习中放松下来而开设的课程。高中美术的欣赏课不怎么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去画,去实践,而主要要求学生用眼睛去观察一幅画、一件艺术作品,用眼睛去感受一幅画或者一件艺术作品其中的美。美术欣赏课的学习对每位高中生来说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应当不断地去探索关于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方法,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及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效果也不同。找到正确的教学方法,是让高中美术欣赏课成为培养当代高中生审美的重要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耿艳娜.试分析高中美术欣赏课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现代装饰(理论),2016(02).
[2]王彦明.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思考与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09),22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