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谭振芬
[导读] 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会更加看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谭振芬
        广东高州师范附属第一小学       广东   高州     5252000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会更加看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语文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也在发生着改变,重点放在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参与程度,这是更新教学理念的核心要素。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计划中的参与性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本文主要分析了学生主体参与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系列引导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具体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文课程;主体参与;教学有效策略
        引言: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只是引导者和启发者,在课堂中通过正确合理的教学手段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吸收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新的教学思维来更新固定的教学设计,也能为学生的整体发展提供更好的动力。
        一、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重要影响
        当下教育理念的革新会更加追求科学严谨、面向未来发展努力创新。新型的教育理念中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素质教育的要求中会更加注重培养整体全面发展的人,学生作为教学计划中的核心,能够强烈的表现出自己的主体意识,要更加注重学生作为学习主题的发展。学生能够主动的通过自身的学习完善自身的学习技能,通过具体化的学习活动来深化基础性知识内容,保持和发展学习的动态性。通过提高学生的意识来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能力,这是一个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自身学习可塑性的过程。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确保学生在课堂上的中心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1]。首先,教师必须理解素质教育的中心思想,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本身,教师应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学生以自觉和积极的方式接受知识,从而形成新的课程概念。这样可以更好地养成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可以创造一个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与课程计划相符合的教学情境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程内容,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情境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的思维能够更加的活跃,能够构建起良好的创新思维体系。最后,教师也要及时优化课程设计,通过研究创新过的教学设计能够重新激发传统课程的活力。通过建立起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模式以及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也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创造性,实现教学指导理念的真正升级。
        二、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分析
        (一)吸收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学校要有组织的引导教师正视课程改革的作用,让教师能够真正的认识到素质教育的内涵,以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增强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激发主动学习的意识。基础教育中要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核心,要落实到每个学生的发展过程,及时的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大纲,为学生探索更为广阔的教学学习模式[2]。教师在吸收新教学理念的同时,也能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正确的认识课程改革的目标,改变传统教育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鼓励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并感到学习的完全自由以及受尊重。


        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将相和》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将整篇课文交由学生自己来分析。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理清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找到文章的前因后果,深刻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情感和精神。为了打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教师可以适当的增加课外内容,通过激发学生们的想象来补充未描写的场景,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的学习到教材内容。
        (二)创设科学有趣的学习情境,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会更加注重课堂氛围的构建,有趣的学习情景和积极活泼的学习氛围更能够吸引学生主动进行学科学习。教师可以在教学计划中灵活地加入一定的课堂情景,用问题或者角色扮演的形式来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更加乐于接受枯燥的课文知识内容。在良好的学习情境中也能不断地建设出积极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树立好正确的学习思维,调整好接受知识的心态和想法。通过课堂氛围的改善能够减轻学生对于学科学习的压力,使学生能够逐渐缓解上课的紧张感,能够自然而然地主动学习[3]。在进入到真正的课程计划之前,教师可以用小游戏或者问答的形式引进课文内容,这样可以快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创设出符合教学目标的情景。在教学情境中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尽可能地发挥学生主体学习参与的作用。
        比如,在进行六年级下册《腊八粥》的课文学习之前,教师可以开展问题情景来导入课文,通过对腊八节以及腊八粥的了解来进行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会带着对课文的好奇进行课文学习,能够通过作者描写的人物动作、形态、心理活动来感受“八儿”一家的幸福状态。也可以通过任务探究式学习或者小组学习的形式进行课文学习,合作交流中能够更好的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具体脉络。通过课文学习也能够正确的掌握描写喜爱事物的写作手法,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
        (三)优化创新教学设计,激发课程新活力
        教师要有效的导入教学课程,转变更加符合学生心理的教学模式,激发语文课程的新活力。教师不仅要将课程知识内容教授给学生,学生还必须意识到可能遇到的问题并解决问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要依据原本的教材资源,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来优化创新教学设计[4]。教师用有趣的教学设计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获取知识内容的过程中,也能强化自身的综合素质。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的《桥》这篇课文时,不仅要正确的欣赏这篇文章的知识内容,还要从小说情节中领悟到蕴含的思想感情和人格魅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只是重视知识的传递,而要更加注重情感的培养。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小组合作探究、主题性活动来进行课文讲解,深刻去感受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的伟大精神力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各个教学环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科探索。通过主动交流学习、主动发现探索出语文学习的魅力。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启发学生进行学科学习,自主参与学习的信心也会极大地提高,还能够不断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质,让学生可以自主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夏亚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教学策略[J].魅力中国,2018,000(025):139.
[2]蒋英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v.15(06):152.
[3]张立红.探讨主体参与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J].魅力中国,2018,000(017):96.
[4]唐利芳.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18,879(30):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