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晓强
金华市青少年宫 浙江 金华 321000
摘要:在小学书法师资力量比较匮乏的背景下,想要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扎实的书法基础,借助微课的教学模式对每个学校而言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教学模式。将小学书法与微课相结合,既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辅导下,全面提升书法素养。针对基于微课的书法教学探究问题,本文提出三种教学策略: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教学内容、将微课的知识点进行有机串联、平衡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以期激发学生的书法兴趣,提升小学生的书法技巧以及书法素养。
关键词:小学书法;书法教学;微课教学;教学策略
书法艺术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哲学精神、美学思考以及人文艺术,是中华民族璀璨的宝贵财富。在小学阶段的书法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平台,让学生感受到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通过微课中的笔法教学、笔画运用、结构教学,让学生从更加专业的教学资源上培养自身的写字姿势和写字技巧,让学生从微课平台上吸收更为优质的教学资源,从而让学生了解书法的乐趣,培养书法艺术思维,掌握一定的书法技巧的同时,提升自身审美能力。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针对微课书法教学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总结,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选择适合学生水平的教学内容
我国传统的书法艺术按照体例分,分为楷书、行书、隶书、草书、篆书等五种书法体系;而按照大家的书写风格划分又被分为颜体、欧体、柳体、赵体等数十种书法体系;在书法的技巧上,又有执笔、用笔等不同的阶段。这一庞大的分类体系,造成微课平台资源较多,教师选择较为困难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明确自我的教学风格与书写特点,选择与自己能力较为匹配的内容进行教学,同时,教师也必须对学生的书写水平有所了解,选择更适合学生水平的课程,进行系统性教学。这一过程确认之后,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借助相应的书体临摹进行课下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借助微课资源的多样性,通过不同的教学视频对学生的薄弱项进行全方位教学,让学生站在不同视角上,选择一个自己可以接受和理解的方式查缺补漏,从各方面对书法艺术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此外,在小学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内容的适度,还需要让学生理解书法理论的过程和发展,让学生在微课中找到书法的乐趣所在。教师要尽量寻找那些具有启发性的情境书法微课资源,让学生通过动态的视频刺激感官,激发学生动手实践、动脑观察与思考的同时,学会动口表达,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互动,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整个书法教学过程中去。
二、将微课的知识点进行有机串联
微课正如字面含义所示,是指借助一种短暂而又微小的课程,针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回答讲解,对教师的能力不足或者资源缺乏等方面有一定的补充作用,但由于微课资源的零散性,以及书法学习过程中的细节性,仅仅通过微课平台所学到的内容往往不能被有效地衔接起来,不能在学生心中形成完整的框架结构。
因此,教师在微课的播放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梳理,对系统性的理论知识进行有逻辑的规划,让学生能够将课堂上的微课内容有机地串联起来,将知识融会贯通。这一过程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在书法学习中的困惑,而且能够让学生对自身薄弱项产生更加明确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在心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最基本的横竖撇捺学习过程中,教师在每一节微课学习中,应该将不同笔画的共性和差别告知学生,对学生进行提点,让学生在学习新内容的过程中,不忘对前面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并使学生能够将新内容与以往内容融会贯通,从而加深学生对简单笔画的理解。在每一节新的内容学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通过一个字,将本节课以及前面内容合并起来让学生进行演练,让学生通过以小见大、以大见小的方式将所学内容合并成一个整体。同时,教师通过具体的完整字体的练习,能够让学生借助自我的审美、落笔力度以及对距离的把握等各方面,了解汉字之中蕴含的人文艺术与美学特色。
三、平衡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书法学习关键在于练习,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花费太多时间在理论教学上,不仅会让学生感受到书法学习的困难,也会让学生产生不踏实的感觉。因此,在微课教学的运用上,教师需要平衡好微课时间与动手操作的时间。在书法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学生让通过微课的教学掌握扎实的书法基础,再让学生积极动手,利用五指执笔法进行横竖线的笔法练习。同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学生们普遍喜欢的字,借助微课的辅助,让学生对这个字的行笔结构有更为充分的了解,然后让学生反复练习这个字。在微课播放完成之后,教师要及时对微课中的教学内容进行点评,让学生把握住重难点所在,并让学生开始下笔练习。
例如,教师可以给每节课设置一个主题,如“一个字的学习”、“横、竖、撇、捺的学习”等主题,再给学生一个相应的微课视频,让学生通过微课了解每个字形结构的起笔、行笔、收笔的运用,紧接着可以让学生动手练习。在学生练习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成品进行点评,并借助微课视频中的暂停功能,带领学生一点一点去分析其中的重难点,如笔锋、停顿、握手的力度等等,让学生通过微课中的每处停顿,对字体的轻、重、缓、急有更为细致的了解。在这一过程结束之后,教师要留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进行书写,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练习之中领会相关书法知识。在一节课快要结束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再次观看微课教学视频,让学生对微课中所强调的内容有更为切实的感受。
总之,在小学阶段借助微课对学生进行书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只看到微课平台资源的强大,也应该注意到对高质量内容的有效选择,同时也不能忽视微课教学的零散性,要借助微课的教学优势,将其与传统的教学结构相结合,有效提高书法教学效率,让学生全方位地了解中国书法的博大精深,推动学生以浓厚的兴趣提高自身的书法技巧,让我国的书法艺术得到继承,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刘春祥.基于微课的小学书法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203.
[2]查澄娟.循序渐进巧设计 翻转创新意更浓——基于微视频在小学书法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江苏教育,2019(53):71-73.
[3]曲诏菁彦.中小学美术课书法教学研究[D].鲁东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