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生物教学创新发展微探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潘会芝
[导读] 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已经是必然趋势
        潘会芝
        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前卫镇前卫中学,云南 玉溪 652600
         
        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已经是必然趋势,针对当前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求教学创新发展的道路,是每一个初中生物教师必然要面对的问题。本文是从创新教师教学理念、创新教师教学模式、创新学生学习方式、创新教学评价形式四个角度出发,微探初中生物教学的创新发展,起到一个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生物;教学;创新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确,在新课程背景下,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已经是必然的趋势,而生物作为初中阶段必修的一门学科,能够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生命现象以及生物的活动规律,其教学的意义不言自明。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传统教学与新课程的矛盾愈渐突出,而这一矛盾就像警钟长鸣似的在时刻提醒教师,提醒他们对教学进行创新和改革已是迫在眉睫。的确,新课程强调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要引导学生的自主学习,要让学生获得全面且长远的发展,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却一直以学生的成绩提升为中心,其它的教学理念和思想统统被抛在脑后,这显然和教育的初衷背道而驰。因此,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对初中生物教学进行创新,以推动初中生物教学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是每一个生物教师必然要肩负起的重要责任。
         一、创新教师教学理念
        何为理念,简单来说就是一个人对某一事物的看法,这个看法就像一个指南针,指引着人们前进的方向。所以,从这一层面来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所作所为,包括其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都是在其教学理念的指引下呈现出来的,因此要对初中生物的教学进行创新,创新教师的教学理念是一个重要的前提。确实,由于长时间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都是“分数至上”,如果不改变教师的这一教学理念,又怎么贯彻新的教学思想,怎么实施新的教学模式呢。当然,教学理念是一个宏观上的概念,而且很多教师的教学理念已经根深蒂固,所以要改变和创新并不能单纯的喊喊口号,否则也不会出现当前新课程与教学发展不同步的这一窘境了。因此,教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要以更加开放和积极的目光去对待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要多关注国内外教育的新动向,进一步研读新课程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掌握最新的教学思想,了解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了解自身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上的不足,从而不断更正自己,把自己拉回到教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二、创新教师教学模式
        课堂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而教师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之中,所以对教师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是初中生物教学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而且,在以往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满堂灌”为主,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已经逐渐显露,所以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就显得更为迫切和必要。至于怎样创新,教师可以从教学的多元性和实践性两个层面考虑。
        1.加强实验教学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其教材中有着丰富的实验,而实验的作用则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生物知识和生物实验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发散思维,进而让学生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与精神。但是,在以往初中生物的教学中,由于教师过于重视学生成绩的提升,实验教学因此被教师所忽视,所以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是初中生物教学创新的一个发展方向。而就初中生物实验的分类来讲,大致可以分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其中,在演示实验中,主要操作由教师完成,学生则通过观察和分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而在学生实验中,学生成了主体,成为了实验操作的主人。

例如在学习“观察植物细胞”这一节时,会涉及到植物标本的观察,此时教师便可以指导学生自己动手装片,制作一些植物的玻片标准,比如洋葱,然后让学生去观察洋葱的内部结构。总之,就生物教学的本质而言,实验教学必不可少,这是教师必然要遵循的一个原则。
        2.丰富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单一是当前初中生物教学模式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同时也是影响初中生物教学质量的一个主要因素,所以改变这种单调的教学现状,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的丰富和多样,也是初中生物教学模式创新的一个方向。至于如何丰富,其实只要教师放开眼界,去分析近几年国内外关于生物教学的研究资料,便可以从中发现大量值得教师借鉴的理论框架和教学方法,只要教师结合自身实际的教学情况略加调整,便可以作为教师丰富其自身教学方法的理论依据。例如情境化教学、生活化教学、信息化教学等,都是目前比较主流的教学方法,其中信息化教学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教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带来的种种优势,为初中生物教学的创新发展插上一双翅膀。
         三、创新学生学习方式
        教学从其本质上来讲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一个过程,简单来讲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传道和授业,又要有学生的思考和分析。但是在传统的初中生物教学中,却只有教师单方面的传授,学生的学习方式只是囫囵吞枣的接收,这显然是违背教学本质的一种行为。所以,从教学的本质内涵出发,初中生物教学的创新除了要创新教师的教学模式,还必然要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至于如何创新学生学习方式,教师可以将教学的整个过程进行分解,然后再一些必要的阶段中都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头到尾都发生一个质的改变。首先,是预习阶段,这既是教学的前奏,也是学生热身的阶段,对课堂教学的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但在以往的教学中,这一阶段总是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因此加强对预习的重视程度,传授学生预习方法并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充分的自主预习,是创新学生学习方式的第一步。其次,是课堂教学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是贯彻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的学习,尤其针对一些实验探究类的问题,更要给予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的空间,进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逐渐形成自主学习的方式。总之,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主体,教学的创新必然不能忽视了学生的作用,因此创新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教师必然要思考的一个方向。
         四、创新教学评价形式
        教学评价作为整个教学阶段的尾声部分,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起到锦上添花之效,因此对教学评价进行创新是教师要完成的最后一公里。而且,在以往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学评价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学生的态度、情感、素质与能力等其它方面往往忽略不计,这显然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新课程理念的,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讲对初中生物的教学评价进行创新就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至于如何创新,一方面,在评价内容上要增加对学生态度、情感、素质与能力的考察;另一方面,在评价的主体上要改变教师唱独角戏的现状,引导学生、学生家长以及其它学科的教师共同参与,从而使评价更加的全面、客观和合理。
        总之,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对教学进行创新是初中生物教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但同时这又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仅需要教师不断的探索和不懈的坚持,更需要学生也能积极参与进来,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初中生物教学的创新,进而推动初中生物的教学朝着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新课改下初中生物创新教学方法初探[J].郝爱书.学周刊.2017(09)
        [2]初中生物教学从传统模式走向新课程的探索[J].陈小芳.读天下.2016(17)
        [3]新课改下初中生物创新教学初探[J].柳青.学周刊.20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