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新时期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孙伟
[导读] 纵观当前的学校教育发展中,学生由于课业压力过大,
        孙伟
        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头铺中学  233300
        摘要:纵观当前的学校教育发展中,学生由于课业压力过大,缺乏身体锻炼时间和主动性,导致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整体下滑,这不符合全面发展理念。且传统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理念影响下,课堂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缺乏,课程特点和优势没有体现出来,教师在教法选择过程中缺乏对实际教学情况的考量,导致教学活动有效性不足。新课改影响下的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过程中,教师开始意识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逐渐开始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这对深化课程改革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本文章对探究新时期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体育;健康课程;问题;对策
引言
        寓教于乐是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一大教育特点,简单来说,体育教师通过各种体育活动,在玩乐中促使学生身体、智力的双重发展,并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与竞争意识。当前,虽然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仍然不能避免传统“体育课”的偏颇印象,但其本质已经极大地区别于传统体育教学,尤其是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的差异,更是使得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得到学生极大的喜爱与欢迎。
一、健康中国背景下的学校体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这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对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高校体育一直注重“健康第一”的体育发展理念,可以说健康体育已经深入初中生的自我锻炼意识中,但是一些教师和学生还未意识到初中是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的最有利的学习时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健康目标是一种基于良好健康习惯的发展规划,在于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和健身方法,推动全民健身生活化,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鼓励开发适合不同人群、不同地域特点的特色运动项目。
二、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积极性不高
        虽然体育学科大部分时候都是户外运动,给学生的自由性较大,很多学生也都非常喜欢体育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教育中,大多数学生只是将体育课当做玩闹的时间,只关心自己喜欢的运动,对教师的教学内容并不十分重视。在教师指导学习体育技巧时,有些学生就心不在焉,缺乏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还有些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文化学科上,上体育课并不用心。这就影响了体育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师资力量不足
        学校师资力量体现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一方面,目前初中体育教师人员流动性比较大,师资流失的情况比较常见。新课改实施之后,学校体育教学初步得到重视,但是教师总量增加不明显,导致课时增加的情况下教师人数不充足;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录取门槛低,部分教师素质能力不足,教师之间素质差异大,在教育理念更新和教学方法应用上还有很大不足。
        (三)体育理念过于空泛
        许多体育教师是由专业的运动员或运动专业毕业生担任的,他们对于体育教学理念过于空泛,这并不是说体育教师个人能力不足或专业能力不足,而是指体育教师更多的是注重“教”“育”,而部分体育教师过于强调“体”。在笔者接触过的体育教师中,部分退役运动员认为,体育是一种吃苦耐劳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坚定的意志与健康的身体,但从实际教学效果来看,许多学生不满体育教师过于“苛责”的教学方法,他们无法在体育课程上得到放松。更多的体育教师认为,体育课程是一种身心的放松,因此,他们在教学上往往选择“教”松“育”严的方式,让学生自由选择松散、休闲的体育运动方式,而教师制定激烈对抗的规则。


三、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对策
        (一)课程内容、手段的创新
        “体质健康作为衡量体育教学的尺子”。教学内容的选取应侧重选择提高学生体质的运动项目,如将体质测试项目巧妙地融入到课堂的各个环节之中,热身部分可以增加长跑耐力项目,基本部分内容可选取立定跳远、力量练习内容侧重发展腰腹肌力量仰卧起坐,上肢力量引体向上;腿步力量立定跳远,深蹲跳;将教学内容简洁明了的,实施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实施应该清晰直观,使学生学习的时候有轻松与愉悦的感觉。教学始终围绕提高学生体质的思想,重点选择有效的运动项目。对教学内容以及方法有自主的创新与规划,带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进而达到增强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教学理念的转变
        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观念,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引导他们进行体育运动,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健康意识的认识,全面发展学生,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激发他们对运动的热爱。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坚持“终身体育”的教学理念观念,体育教师转变培养学生体育运动、运动习惯的教育观念的转变,淡化教师“教”转向重视学生“学”。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坚持“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观念,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健康的体质,体育运动有助于提升学生行动思维敏捷,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体育与各学科成绩的提高,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促使体育交叉学科的重要发展。
        (三)提高有关部门和学校对健康教育课程的重视度
        为了保证我国初中健康教育课程的顺利进行,首先,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强学校健康教育的督查力度,针对学校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措施。其次,相关部门要制定明确的措施和奖惩制度,开展健康教育效果的督导和评价,为初中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最后,学校也要保证健康教育课程的规范性,认真服从有关部门的安排,不断加强对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视。
        (四)将体验活动延伸到室外
        在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上,不仅要强调学生的知识体验,提升学生专业知识能力,更要结合体育教学内容,将体育活动延伸到室外,实现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在体验活动中强化体育专业知识的理解。老师要展开各种形式的体验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参与到体验活动的创设中来,促进学生积极融入体验活动,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并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例如:针对学生的爱好,教师可开展羽毛球运动、乒乓球运动、跑步运动等,或者让学生自主创编各种游戏,发展个人能力,在多种形式的户外体育运动中引导学生们参与进来,使学生获得良好的个性化体验,锻炼体魄,优化身心发展。
结束语
        新时期,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我们尝试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中融入新理念和新方法,重视分析传统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中的不足,积极改进问题,旨在推动初中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侃.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求知导刊,2019(51):89-90.
[2]祁秀玲.新课程背景下初中体育有效教学的策略[J].科技资讯,2019,17(36):110+112.
[3]杨臻.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79-380.
[4]杨万新.体验式教学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应用[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746-748.
[5]刘锦.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教育的局限性及有效实施构想[J].体育学刊,2019,26(06):94-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