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桃花 何 江
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东江中心小学 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中学
摘要: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创新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从我国优秀教育传统中汲取营养,积极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新的发展理念和教育思想指导教育现代化。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 改革 创新 立德树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加快向创新型国家迈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加快教育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提出了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原则: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聚焦重点,带动全局;问题导向,改革创新;分区规划,分类推进。总体目标是:经过5年努力,全面实现各级各类教育普及目标,全面构建现代化教育制度体系,教育总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实施方案》提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十项重点任务:一是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二是推进基础教育巩固提高。三是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四是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五是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六是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七是实施中西部教育振兴发展计划。八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区域创新试验。九是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十是深化重点领域教育综合改革。
1.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给我们的启示
①党中央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②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④加快向创新型国家迈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加快教育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教育强国。
2.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积极的影响
①2035年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间节点,面向2035目标描绘好教育发展的远景蓝图,为新时代开启教育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指明方向,培养造就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②《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也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履行我国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为世界教育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经验、中国方案的实际行动。③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的总体目标将推动我国教育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
3.《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的意义
①当今我国正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而青少年学生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②这是培养青少年学生理想信念、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和教育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③使青少年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生心中。④这是增强青少年学生的文化认同、文化自信、民族认同,培养爱国情感,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
4、影响教育现代化的因素
①“唯分数论”,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②教育质量亟需提升,教育创新亟需增强。③城乡、地区之间教育存在差异,影响教育公平。④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平衡。
5.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启示
①我国坚持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②我国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③我国不断深化改革,促进社会公正。④我国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为了办人民更满意的教育。
6. 为什么教育“基本理念”要以德为先?
①这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提高的需要。②是为了未成年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③促进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④是未成年人珍爱生命,积极探索人生意义,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⑤是未成年人明辨是非善恶,的需要。
7.提高教师待遇的意义
①有利于促进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②有利于发挥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各地区、各民族共同富裕。③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维护社会公正及和谐稳定。①我国教育质量亟需提升,教育创新亟需增强。②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教育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③学校、教师应该因人施教,逐步打破原有单一的培养模式、统一的课程资源、僵化的考试评价,提供多元的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和教育服务模式。
8.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意义
①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③教育创新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④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从我国优秀教育传统中汲取营养,积极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以新的发展理念和教育思想指导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
2.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