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沈嘉琪
[导读]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
        沈嘉琪
        山东省威海市实验小学      264200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一环,其主要目的是帮助小学生建立一个健全的人格,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但目前各小学当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施行力度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其普遍忽略了家庭的重要性,没有施行家校合作这一策略。本文主要就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就这二者如何展开合作提出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策略分析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校有义务对其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但是心理素质不同于文化素质以及身体素质,它很难独立施行,需要通过一系列特殊的教育活动展开,而且它格外依赖开展的场所、对象以及气氛。这也导致它有别于普通的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特殊性。所以教师在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不仅要整合有关的教学内容,还要将环境资源、人力资源等其他资源都整合在一起。
        一、家校合作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性
        人的内心一方面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又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教育虽然无法对遗传因素造成改变,但是能够通过改变外部环境来有意识地引导人们内心的变化。而且随着人的逐渐长大,环境对其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环境按照地域可以划分为大环境与小环境,前者指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后者指个体所在的比如企业、学校等环境。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学校和家庭都是对其影响巨大的两个小环节,如果这二者能够实现合作的话,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面帮助学生预防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素质。如今的教育核心是素质教育,对于学生来说,考试成绩很重要,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同样重要,所以学校需要承担起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责任,将家庭教育的那一部分作用也充分发挥出来,利用家校合作这样双管齐下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其营造一个更加健康的成长环境。有研究明确指出,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采用以学校为主、家庭为辅的模式,凸显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够最大化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策略
        1.强化家校合作的观念
        我们需要转换传统的观念,深刻意识到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对于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学校应当就“家校合作”共同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项内容达成共识,协力推动小学心理健康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这当中,学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行者,需要端正自身的态度,以积极主动的面貌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通过一些家长会、家访、校讯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及时沟通,了解彼此的想法与意见,推动家校合作工作的展开。
        2.建立联动活动机制
        为了能够让家校合作这一模式持续有效地施行,我们需要构建一个能够长期发展的教育模式,与学生还有家长一同建立联动活动机制,通过一些活动的开展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借此巩固家校关系的稳定性,为引导学生养成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奠定基础。学校可以不定期地组织一些家长会或者开放日活动,将广大家长聚集到学校里来,针对学生们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解决对策进行讨论。家长们可以通过这些活动进一步了解孩子在学校里面的表现,也能够更加明确学校的教学情况,与学校实现更高效的配合。而对于学生来说,在读书阶段,他们往往会因为学习成绩的不佳而出现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容易因为学习上的碰壁而产生挫败感,逐渐地希望通过电子游戏、课外阅读物来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这对于学生的学习是不利。学校可以将这些情况反应给家长,让家长从家庭方面对学生进行疏导与安抚,帮助学生降低学习压力,鼓励他们重塑学习信心,让他们将精力重新放回到学习上面,朝着正确的方向茁壮成长。
        3.加强心理教育的指导
        学校同时还需要帮助家长转变其陈旧的教育观念,因为虽然现在很多家长都逐渐意识到了孩子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仅仅只是觉得,并没有身体力行地去实行,当他们遇到孩子考试不理想的情况,依然会条件反射地对其进行批评,这样的批评往往会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对考试产生一种畏惧心理。而家长平时在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的时候,三句话有两句都离不开学习,这在无形当中也给孩子造成了不少的压力。
        所以,学校需要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引导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当中采用更为理性、科学的手段,可以组织有关的讲座邀请家长参与,带他们了解不同阶段学生的成长特点以及心理健康需要,帮助家长了解对学生展开教育的科学办法。此外,学校也应当在了解学生共性的基础之上,去重视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针对不同学生展开不同的心理教育方式,因材施教,有效地解决同学们的不同心理问题。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因为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养成对于他们其后一生都会产生影响,所以小学健康教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能够有效发挥出小学心理健康的作用,学校应当采用家校合作的策略,主动与家长建立联系,随时沟通与交流学生的情况。可以通过家长会、讲座这些方式来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其科学教育意识,将家校合作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实现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范颖君.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策略解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22):17-18.
        [2]葛平.探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的具体策略[J].天津教育,2019(3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