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秋
广东省信宜市大成镇上湾小学 广东 信宜 525300
摘要:小学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长期、艰巨并且复杂的。转化小学后进生的工作需要一个循环渐进的过程,本文将分析转化小学后进生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原因,从中探讨小学后进生转化的方法以及途径,希望能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学后进生;转化工作;成因;方法
引言:
后进生是品德和学习上表现比较差的学生。不同于遗传或生理原因而造成的落后,也不同于有反社会行为的问题学生,后进生是落后的但又是有很大进步空间的群体。在进行教育工作时,对后进生没有足够的重视,就会很快地将他们推向坏的方向,反之采取科学且有效的教育方法,则能引导后进生向好发展。因此,需要将后进生位置放得更高,共同关注后进生转化工作。
一、转化小学后进生的必要性
近年来国家加快人才培养的改革,提倡素质教育而不是传统的应试教育,虽然素质教育在不断发展以及创新中,但是基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这几个方面都有提升。但是受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小学后进生还是占据着一定的比例,特别是在相对偏僻的农村地区。邓小平曾说过办好教育要注意“普及”和“提高”两手抓,小学义务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将来成为对于社会有用的人才的根基,对于占据一定比例的后进生来说,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去进行培养,一旦转化成功,未来带来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都会是巨大的,其影响着很多的方面。第一,对于小学后进生本身,如果在教育的起点,小学生就已经处于后进的状态并且有向坏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在走上社会后将有不好的影响。第二,对于其他学生也有影响。而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年龄比较小,道德判断力水平低,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也低,后进生的所作所为虽然存在很多的错误,但是总能以某种畸形的“魅力”吸引到某些学生,久而久之形成一些小群体,学校里形成不良的风气,后果是难以想象的[1]。
二、产生小学后进生的原因
从广义上来说,后进生主要分成了智力型以及非智力型这两类,非智力型的后进生在兴趣、情感、习惯、动机、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上是表现比较差的,有调查研究表明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非智力因素在现实的教育工作中,教师遇到的非智力型的后进生比例是较大的。
非智力型的后进生在学习以及学校纪律上的表现都比较差,致使他们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都或多或少地处于孤立被动、被歧视的位置,因此,很容易会形成和一般学生不同的自卑不合群、缺乏信心等特点[2]。非智力型学生形成的主要原因有这几点:第一点是家庭教育的不当性,有的家长会给予子女过度的爱,造成孩子从小就不受苦,娇生惯养,有的家长会放任孩子的成长,对孩子不管不问,而有的家长则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只会棍棒教育。第二点是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学生随时会受到不好的风气影响,进而模仿不健康的内容。最后一点是教师在教育方法上欠缺周全考虑,过于简单粗暴,在处理某些问题上有失公平,学生在学校里在学习以及其他事情上所遇到的困难都未能得到关注以及正确指导和帮助。
相反地,智力型后进生是因为学习的理解力、进度以及记忆力都是比较差的。在认真分析完后进生的心理以后,找出其形成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治标又治本的方法。
三、转化小学后进生的的方法以及途径
(一)营造熏陶后进生的良好环境
环境会影响甚至会改变一个人,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包括了学校、班级以及学生的家庭。首先学校要形成关心且不歧视后进生的大环境,从这个角度来说,学校需要加强教师资质培训的工作,各科任课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以及实践能力,并且要进行学科内的交流,以平均教师水平,并且合理分配到各个班级,从低年级开始抓起,用来弥补后进生基础较差的表现。同时,学校要建立将后进生以及优等生的培养是同样重要的共识,认识到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要将素质教育方针全面地落实,要将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开展重点班差别教育的思想彻底地摒弃,不硬性搞进度,放弃题海战术,开展有利于小学生身体以及心理健康的课外活动[3]。此外,学校需要把握好三个重点关口,一个是在一年级入学前,学校应该要做全面的学生调查,了解学生在幼儿园时期的表现,自身的优缺点,然后邀请学生家长以及学生参加座谈会,让家长了解到矫正孩子不良行为的重要性,并且让后进生分别表决心,校方表达要求,打造良好的开端;第二个是在二至五年级这个阶段,学校需要制定政策实行,保证各个学生不掉队或者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第三个是在六年级毕业时,搜集学生的不同志向,分类教育,以让学生达到要求,向初中年级输送合格学生。
对于家庭来说,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十分大,近年来离婚率不断提高,对于学生成长有着很大的伤害,在缺乏关爱,没人照顾的环境下,学生可能会倾向于孤僻,不爱学习,久而久之会沦落为后进生。家长应该以更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多去了解孩子真正的内心想法,帮助孩子重塑对于学习的那一份信心以及热情。社会各界人士也应该摒弃偏见,多对后进生群体表达关爱。
(二)用爱感化后进生
后进生可以说是缺乏爱的产物,对这个群体倾注更多的关爱,其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教师首先要明白后进生身上是兼具优缺点的,不要总是只集中于学生的缺点,要善于发现后进生身上的发光点。第二,教师需要把握好罚与奖的这一尺度,一味的惩罚只会使后进生产生更强的对抗心理[4]。第三是要加强和学生家长的沟通,教师在转化后进生的工作中,需要依靠家长的支持,随时地了解后进生的动态。第四是需要注入感情浓度,许多后进生总觉得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因此,教师在转化工作中应该以尊重以及信任为前提,注入关心、爱心、信心、耐心以及诚心的浓度,依靠集体、家庭和社会各种力量完成转化。最后,在进行课堂教育时,各个任课教师应该对后进生循循善诱,积极更新教学方法,激发学习兴趣,给予学生学习信心。
四、总结
转化小学后进生的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各个层次抛弃偏见,为后进生营造良好的氛围,转变后进生的思想,用爱来感化后进生,让他们在正常环境下回归学习和道德品质的正常轨道。
参考文献:
[1]米玛普赤.浅谈如何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J].人生十六七,2018,000(01Z):102-102.
[2]袁军红.后进生转化工作漫谈[J].学周刊,2018,000(001):P.171-173.
[3]曾伶俐.小学阶段如何开展后进生转化工作[J].中外交流,2019,000(006):118.
[4]王哈斯.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8,000(0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