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农村学生的素质教育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孙伟辉
[导读] 学校教育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
        孙伟辉
        江西省丰城市孙渡巷口小学 邮编:331104
        摘要:学校教育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中小学生是未来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最具活力的主力军。教育的目标在于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还要提高学生的综合道德修养,进而培养全面型人才。德育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教育,是一种社会意识教育。教育工作者要将德育很好地融入教学工作中。对于教育来说,教育者对学生有很大的意义,因为身为一名教师有义务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管理,想要使德育教育在学生心中更深入,就要选择一个恰当的地点,毕竟学生与老师相处最多的地点就是教室,所以老师要在管理班级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
        关键词:小学德育;品格教育;学生管理
        人无德不立,教育是要望造德才兼备的人。德育不能被忽视,它不仅关系到个体未来的发展,更间接影响到了民族素质的高低,乃至整个民族文明的水平。因此寻找良好的德育策略刻不容缓。品格教育,作为关乎人性的教育,与这一目标也是不谋而合的。品格教育关注学生品性的形成,品性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获得性过程,这个过程较长,贯穿了学生的整个儿童及青少年时期。良好的品格一旦形成,将会在一个人的一生中发挥极大的作用,一个人的品格决定着一个人对待世界、对待社会、对待他人以及对待自我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品格塑造人生。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小学生品格养成在课堂教学中融合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知识水平等特点对社会各个方面的认识比较欠缺,缺乏一定的明辨是非能力,三观还没有形成。在这种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就是对学生品格养成的一种目标导向,就是在各科教学中有效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学生形成良好品格的教育。
        拿低年级来举例我们可以给孩子渗透以下几种优秀的品质,比如专注,有序,友善,感恩,守时,诚实,爱国,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落实在各科教学中形成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平等交往及对事情的辨别能力。人与人之间文明和谐相处,说文明话,做文明事,对学习、对家人能认真对待,尊敬师长,团结友爱,对学习认认真真。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对伟大人物、英雄人物、科学家故事进行励志教育。当今素质教育中的高效课堂体现在自主、合作、探究,更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团结平等,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这也是形成学生品格的有效途径。通过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有机融入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品格教育
        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学校品格教育价值取向
        价值观教育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也是学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教育部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特别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想更好地培养中国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重视中小学德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促进其健康成长,实现深化教育改革的目标。

教育部明确发文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纳入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全过程,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我们以中年级为例子,要求学生有以下几种优秀的品质,坚持,主动,真诚,宽容,勤奋,创意,热情,节俭。比如说讲究卫生,文明礼貌。规范学生的行为,认真听课。尊敬师长。在公共汽车上是否让座、看到老人摔倒是否搀扶等各种细节中都能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其他学科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养成良好品格的有机补充。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都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促进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在外出活动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各种大型外出活动更能体现学校、家庭、学生良好品格教育效果,通过和其他团队比较教育效果,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参加读书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博物馆参观和夏、冬令营活动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在这些活动当中培养学生遵守纪律、互相合作、。平等对待、互相合作、文明参观、团结拼搏、热爱祖国等方面的良好品格
        3以体验式教学作为践行学校品格教育的主要手段
        品格养成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从认知到付诸实践的一系列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选择和做人处事。让学生置于真实情景中,通过体验获得品格认知、养成品格,是最符合品格养成规律及学生成长规律的方式。因此,应以体验式教学作为践行学校品格教育的主要手段。体验式教学通常是一种构建真实情景,让学生在其中理解并建构知识、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方法。体验式教学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和生理的发育特征,以及学生成长经历来设置情景,引导学生从真实的生活中体验生活、感悟人生道理。那么小学高年级最应该拥有的如下品质,守信,勇敢,谨慎,明辨,尊重,怜悯,勤劳,智慧。可以尝试如在暑假组织有能力的学生照顾社区内的孤寡老人,或在特定日期组织学生开展垃圾分类、爱护环境的志愿活动等。儿童及青少年的成长成才关乎祖国的未来,社区乃至整个社会都应更加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大型活动更是能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要内容的最基本方式。各种大型活动对于学生的团结拼搏、遵守各种制度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比如运动会,可以体现同学们的团队合作、拼搏精神,以及同学们的友善、平等竞争、互相帮助等品格。
        结束语
        学校德育管理和研究,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机制和制度,大幅度提升了学校德育管理品质,我们要结合学校具体工作,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展开德育教育,促使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生活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林亚凤.故事,向情感更深处漫溯——“微故事”在小学德育中的运用探究[J].教书育人,2020(19):10-11.
        
        [2]曹刘.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J].教书育人,2020(19):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