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冯伟伟
[导读]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它对于一个人的艺术功底的要求很高,而艺术功底的高低往往又表现在一个人的思维创 造力和想象力上。
        冯伟伟
        阳信县河流镇刘庙回民学校 251807
        摘 要: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它对于一个人的艺术功底的要求很高,而艺术功底的高低往往又表现在一个人的思维创 造力和想象力上。形象思维是一个人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如果一个人缺乏形象思维,那他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发挥空间就比较有限。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并注重教学方法的运用和实践。
关键词:初中美术;如何发展;形象思维
        初中美术教学应该注重实践,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会让学生的积极性受到损害,反之,实践会打开学生的思路,优美的自然风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艺术作品的创作。教师可以选择在课外实践过程中讲授一些新知识,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学习效率。美术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般都与学生的形象思维直接挂钩。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形象思维是一个人的大脑对某一事物在某一方面的自我描绘和想象,比如事物的外形、事物的结构组成等。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呢?本文笔者将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给出一些.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一、形象思维的内涵及特征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很好奇生活中未知的一切事物,思想十分活跃,而且具备着很强的创新意识。我们都知道,学生最好的老师不过是兴趣,如果能够掌握好初中这一黄金学习阶段,强调对他们美术学习形象思维的培养,便可以积极影响着学生们今后的发展,同时,这也有利于我国美术教育的顺利推进。形象思维是人们在生存过程中对事物进行选择时产生的,是人通过对事物的一种表象的反应和想象来解决取舍问题的一-种思维方法。形象思维是大脑对某--事物外在形象信息的一种传递和处理,以此可构建一个客观形象体系。在这一体系上,人的大脑又通过选择、储存等方式,以主观意识和情感上的倾向进行选择和识别,并运用一定的文字、语言、线条等工具和手段创造出一个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的思维形象。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关系,但两者又具有一定的差异。由客观或主观为基础构建一个立体思维的能力叫形象思维,从-一个事件推断出另一个事件的过程叫逻辑思维过程。
        形象思维的特征主要有形象性、非逻辑性、粗略性、想象性。

形象性是形象思维最基本的特征,形象思维反映事物往往是通过事物的外在形象展开的,即事物外表在人体大脑中的思维处理和反映,同时形象性能让人体大脑对于事物的处理和反映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形象化;非逻辑性是形象思维区别于逻辑思维的一个特征,从某种程度上说,逻辑思维是一种有步骤的、有跳跃性的思维加工,它对于事物的处理往往是根据一步步的思维考证实现的,而形象思维则属于一种思维的平行加工,它对于事物的处理和反应是一步到位的;粗略性是形象思维的一个写照性特征,也就是说形象思维在处理问题时是粗线条反映,是一-种从大体上去反映事物的思维方式;想象性是想象思维的再创造性特征,它是形象思维在加工处理后对自身不满意的再深人性创造。
二、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具体实践
(一)借助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多媒体是当下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一个产物,它通过网络共享、媒体设备、信息共享等手段,让其自身具备了声效、视频、动画等功能。多媒体在当下已经成了学校教育的基础教学设备,成了教师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辅助设备,所以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动画功能设计教学方案,从而让美术教学在多媒体的辅助下更加丰富有趣。
(二)创设情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
        情景教学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它通过情景的再现和创设,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形象具体。形象思维的培养是需要创设一.定情景的,因为形象思维本身就是情景在大脑中的一一个映射和加工的想象过程。因此,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景来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例如,在教学“造型表现”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给出.几个成语,如画龙点睛、杯弓蛇影、画蛇添足等,让学生在大脑中自行想象与描绘,并且让学生将自己所思所想的情景在课堂中演绎表现出来,然后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创设的情景进行绘画【1】。
(三)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评价机制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知晓自己的教学情况。一般的评价方式是学生做教师评,但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机制应该多样化的,比如加人学生互评、自评等。学生互评、自评等方式,可以让学生在了解自己绘画风格的基础上,学习他人的绘画特点和长短处,进而取长补短,互相借鉴。除此之外,互评、自评还能让学生站在他人的想象空.间理解他人的创作思维和方式,从而拓宽自己的绘画方式和绘画思维。这样的思维拓宽往往是形象思维培养的过程,所以教师不妨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来实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2】。
例如,在教学“设计与应用”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设计画作时相互交流与讨论,在绘画结束以后,让学生相互进行评价,并且写出自己的评语。在互评的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在他人的画作上看到他人的想象空间和创造能力,以此思考自己的绘画长短,从而互相学习、相互促进。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提高学生艺术修养、激发学生发现美的能力、增强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活跃课堂氛围、加强学生发现实际生活与美术艺术之间的联系等是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渗透情感教学的目标,引导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艺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即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总结经验和方法,并要善于从其他教师的教学方式中寻求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3】。
参考文献:
【1】廖家秀. 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J]. 新课程导学, 2018, 000(004):P.24-24.
【2】王瑜. 浅谈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J]. 明日, 2019, 000(042):P.1-1.
【3】段恺. 初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探讨[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 16(01):1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