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育人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李上青
[导读] “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语文新教材的时代特征。
        李上青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第一小学523808
        摘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语文新教材的时代特征。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重视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潜在的育人性”的现象。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育人

        引言:小学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具有工具性与育人性相统一的功能,其中工具性是载体,育人性是灵魂。“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新课程语文教材尤为突出的时代特征。中目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重视学科的工具性而忽视潜在的育人性”的典型现象。因此,研究实现语文课堂育人目标的解决策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巧设课堂教学书本内容中的趣例;好的例子,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神,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可见,课堂内容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中的案例,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语文课堂中的例子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到课堂有趣,活泼。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在传统教学理念下,教师要保持自身的权威性,其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学生要遵从教师的组织与安排进行语文学习,师生之间鲜有互动,虽然学生很敬爱教师,但是与教师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教师对学生不够了解,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不敢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也不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师生之间的互动仅局限在课堂提问、回答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构建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可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行课堂互动,从而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
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
        (一)重视提问技巧,提升互动效果
        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中,要想提升师生互动质量,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掌握学生的性格特点,从而设计出相应的课堂问题,提升课堂提问技巧,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提升语文课堂师生互动效果。例如,在讲授《桂花雨》一课时,课堂伊始,教师可以利用课文题目,吸引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让学生思考,“桂花雨”是什么,在没有对课文展开阅读前,有的学生认为是桂花飘落的样子,还有的学生说是桂花开时下大雨的情景。带着对“桂花雨”的疑问,让学生展开阅读。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出对课文的学习,调动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兴趣与学习热情,学生能够满怀期待地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学生迫切想要知道作者为什么要写一场桂花雨呢,桂花雨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互动。

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保证课堂教学质量,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感情,满足学生对阅读的期待。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设计合作学习的技巧
        合作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儿童适应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社会技能。把合作的观念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中,不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业成绩,也是为了顺应教育社会化,生活化,培养社会所需人才和提高生存能力的需要。现在,“合作学习”已成为新课标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善于合作、勤于合作成为教学的重要内容。为此,教师应努力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为促进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习语文的目的就是应用,识字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能顺畅地阅读和说话。口语是用来交际的,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交际的机会。佤如,在学习与农村环境和生活相关的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让见过田地和一些基础农具的学生为大家介绍自己在乡村的生活,并用课件、视频、照片等模拟农村环境,帮助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了解农村同学的生活环境;还可让见证了国家发展和农村向城市变化的学生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总结近年来家乡的变化,将其介绍给大家。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自行思考、组织语言,能锻炼口语能力,还可认识新的字词。教师还应将学生在发言中所提到的写法较难的字、词在黑板或屏幕上展出来以给他们留下较深的印象。
        (三)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培养爱国情感
         小学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除了体现在培养学生学习品质之外,还体现在语文的文化层面,因为丰富的语文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自信心,能够为学生爱国情感的培育创造良好条件。语文不单单是一门学科还是一门艺术,其中包含着丰富的艺术与文化要素。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根据语文文化背景内容渗透语文思想方法,让学生了解数学形成和发展的历程,感知数学美感和魅力,并让学生在了解数学文化的过程中产生强烈的爱国情怀。
         结论: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强调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提倡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此师生互动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互动教学模式拉近师生距离,让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敞开心扉,尽情地投入到学习中,从容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对推进我国教育事业改革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从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来看,在互动教学模式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对互动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影响。为此,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构建互动模式,从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黄淑仪. 教育戏剧运用于小学中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行动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9.
[2]郎孝忠.探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9(36):111.
[3]谢雯.规范化·形象化·兴趣化——小学课堂中的语言艺术运用[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4):276+278.
[4]赵梓含.情境教学法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树和喜鹊》课堂实录反思[J].甘肃教育,2019(22):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