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娜
丹东市振兴区逸夫小学 118000
摘要: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低年级识字写字有着明确的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偏旁部首。
引言:在当前小学低年级识字能力评价方式中,将关注点放在考试成绩上,对识字能力却有所忽视,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对学生未来发展造成负面影响。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本文将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能力进行探讨。
一、低年级学生识字现状
低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老师们在一年级上学期利用大量时间渗透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的识字方法,而且在下学期就增加了合一合、编字谜、部首归类法等识字策略。很快,一年级下期课程量大,识字量一下子又变大了。这对于学习品质较差,基础也没有打牢的学生更是难上加难。有的孩子甚至学了下学期的生字,又把上学期的生字给忘记了的情况。由此可见,识字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而是日积月累的功夫。
二、识字问题的原因探析
(一)主观原因
首先是家长认识不足,家长并没有将识字方法放到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把识字重担全部压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学生只被动接受,没有主动认读;老师用力教,家长没跟进。这样看来,一样的教学,不同的学生学习的程度也不同。
(二)社会环境原因
现在老师们发现,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比以前更严重了。这不能不说和社会语言环境有着重要的关系。比如,广告牌上音近字和形近字的误导。现在的广告牌为了求新求异,会绞尽脑汁地将词语、成语等改成符合店名的“变异”广告。就如服装店“衣衣不舍”、“衣见钟情”等。其实,这些会在生活中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识字。
三、关于低年级识字方法的探讨
(一)识字方法,注意选择
在日常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
1.笔画识字。当课文中出现了独体字或有不太熟悉、学生不容易记下的字时,就会采用数笔画的方式进行识记。比如,“发”和“果”字。这两个字没有熟悉的部首,这时,就会让学生来数一数字的笔画。
2.以写识字。在小学低年级的试卷上第一题大部分是看拼音写词语,紧接着就是给形近字组词,要求孩子会认识和书写这些生字,这些生字的认读常用的方法就是用书写来促进生字的认识,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组词识字。通过观察还发现,有些教师通过让学生组词一方面帮助积累以助将来的应试;另一方面来帮助认识和理解生字。
(二)生活识字,乐在识字
最好的识字环境除了学校外,就是家庭和社会了。
纵观外国学生的对外汉语学习或是中国学生的汉字识字学习,最重要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日常习得性学习”。因此,在生活中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识字或许能有更好的效果。
1.课堂生活识字。如一年级上册《日月明》当中出现的“鲜、尖”等类似生字,可以尝试这样,师:小朋友们觉得鱼肉和羊肉的味道怎么样?可以请吃过的学生来说一说,这些学生会说很好吃。于是,再引导说出“新鲜”这样的词语。于是,再看到这样的字,学生就很容易由鱼、羊的味道而记住这个字。同样,“尖”也可以类似的方法来记。或者,在课堂上可运用编儿歌、字谜和表演动物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识字乐趣。比如,一年级的《乌鸦喝水》一课中“渴、喝”字的教学中,便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先进行区别字义,再根据这种不同来编儿歌。最后,由教师出示:“有口能喝水,没水(三点水)口渴了”。再如,猜字谜的方式“看时圆,写时方;有它温暖,没它寒冷”(日)。学生更容易、更有兴趣地参与课堂的识字学习中来。
2.学校生活识字。校园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校园里的走廊文化。如校训、标语、学校历史文化介绍、提示语等等,甚至从一进校门就展现在学生眼前的学校名字,张贴的表扬信、学生作品展示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一认学校里的文化标志,从而进行识字。比如,“丹东市××小学”中的“东、小、学”这样简单的字,低年级孩子已经可以掌握了。
(三)利用字源,科学识字
汉字的形成、演变都有一定的构字规律。如记忆“机器”的“器”字,可以给学生演示古人造“器”这个字时的样子,并讲解:你看,“器”四周的“口”像我们身体的许多器官,中间的部分像交错的经脉血管,后来,这个字进一步演变,意思也发生了变化,表示器皿很多,需要用狗看守,最后演变成我们现在使用的“器”,因此现在这个“器”字不仅可以组成“器官”,还可以组成“器皿、 器具”等词。这样给学生演示,涉及字理的教学把生字和故事、图画结合起来,利用字源使识字教学变得有趣、有味。
实践证明,当生字第一次出现时,给学生印象越深刻,他们对这个生字的记忆就越持久。科学识字,可以按照“字理—字形—其他方法”的步骤解读生字。先试着从造字规律中找方法,再从字形特点找策略。如记忆品德的“德”字,有教师编:“二人团结心连心,遇事一起动脑筋。十四个人一条心,黄土也能变成金。合作互助真正好,人人向善结同心。” 并且针对学生常丢了“德”字“心”上面的一横这一现象,进行点拨:“这一横就是摆在人们心上的一把尺子,来衡量是非善恶、测量道德的高低。”这样强调了字形中的重点笔画“横”,又与字义相关联,从汉字形成的角度诠释了汉字本身的价值意义。
结语:语文作为我们学习母语的途径,应该将习得性和学习性相结合,将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的认识汉字与课堂中学到的识字方法互相补充,这样才能做到教和学共同促进。其实要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光从课堂上学习识字方法是远远不够的。怎样因材施教,让不同学生都能更快识字、认识更多汉字值得我去思考。
参考文献:
[1]宋君.教育写作,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J].河南教育(基教版);2014年04期
[2]杨福兰.不同教学方法组合对识字写字教学效果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7(40):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