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凤英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紫阳第三小学,江西 上饶 333200
摘要: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课堂主要以教学为主,导致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数学知识,老师与学生很少互动,讲授的知识内容比较枯燥,有些概念比较抽象,需要学生进行理解。如果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么学生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进行小学数学的学习,才能在实践中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营造高效率的课堂。新的课程改革推进了小学数学课本的变化,实践教学的内容被充分的引用到了课程教学之中,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在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同时,也要通过各种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推进小学数学社会实践教学的开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社会实践
新课改要求小学数学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知识能力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学生不仅掌握知识能力,还能在实践中得以应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的课程改革推进已经近20个年头,新的课程理念通过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也在不断的体现出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务必从新的课程理念出发,通过对课程标准的研究,教材的研究,对学生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的策略,有利于推进小学数学实践教学的开展。
一、对课程标准的深刻理解
新的课程标准通过对不同时期学生年龄段的特点进行规划,提出了在不同时期学生在本学科的学习要求,作为数学课程,小学的主干课程,在新的课程标准里更体现了大量的变化,这都需要教师对新的课程标准的理解,以便于有效的推进教学的开展。在小学数学的课程标准中,除了注重知识教学以外,还注重了数学实践的内容,它要求教师能够把数学应用到社会实践之中去,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这就要求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通过自己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在课程教学中把新的课程理念贯彻到数学教学中去,以便于让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能够快速的增长。
二、对教材的灵活运用
新的小学数学教材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体的题目设计虽然没有脱离开知识的传授,但在社会实际联系方面增加了很多内容,而且许多问题都是现实的社会问题,需要学生在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对数学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这样一来,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之前的备课的过程中,充分的思考,把相关的课程与社会实践有效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推进数学社会实践教学。同时,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让课程与实践之间的距离不断的缩小,这样才能有效的开展数学的社会实践教学,使小学的数学社会实践教学能够有效的向前推进。
三、对学生的分组与策划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式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分组,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完成任务型教学的要求。因为在新的课程标准里,任务型教学是我们推进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模式,通过教师对学生进行任务的布置,能够有效的推进数学实践教学课程的推进。但是,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分组问题稍微处理不好,就会对小组任务教学完成的效果产生影响,从而出现同组成长不一致的问题,最终导致任务型教学的失败。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要充分的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在进行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每个组员在任务重所扮演的角色,以便于教师能够有效的推进教学。
四、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设计与解决
在新的小学教材中,有许多都是属于实践型教学的性质,但在实际教学中如何把它设计到教学中去,就要看教师的水平了。所以,我们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通过对教材的深刻理解,通过自己对课程的良好设计,才能够更好的开展数学实践教学。比如,我们在进行低年级的连加连减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这样的去设计内容:首先教师问同学们兜里都装着钱没有啊,然后,把装着钱的同学的钱收集到一起,让学生们去看一共有多少,也就是总数有多少,教师可以让多名同学去尝试,然后,在黑板上引出钱的数学数字,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推进数学连加法的教学了。在进行连减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比如在原来的钱中拿出来几张,然后个学生们去算还剩下多少,此时也可以让多名同学通过对不同的钱币额的拿出来计算钱余额的变化。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引出刚才的币值表达数学模式,让学生们理解数学连加和连减的应用。这样一来,通过数学实践教学,学生们就可以有效的掌握了数学的基本知识,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充分的反思
课堂反思也是新的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一个重要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难免教师的设计可能不会产生预期的效果,通过课程反思,能够让教师充分的理解如何去有效的推进课程教学,让学生们的兴趣永远保持在比较高的地位上,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反思的内容也是包含多个方面的,既有对课程设计的反思,也有对课程介入的反思,还有任务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更有对学生表现效果的反思。总之,反思的内容是全方位的,而反思的过程也是需要教师认真对待的,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评价好自己的教学。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通过对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研究,通过自己的课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反思,把新的理念贯彻到小学数学实践教学中,让数学实践教学的魅力能够真正的发挥出来,这才是教师要完成的目标。如果教师没有充分的把握住这些问题,那么自己的教学就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不但课程推进会有问题,学生的兴趣也会有很大的影响,从而导致教学的效果不能很好的表现出来,产生不良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卓雪珍.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数学故事的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19(23).
[2]丁文丹.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19(15).
[3]许文珍.小学数学结构化预习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上).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