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阳
三台外国语学校 621100
摘要: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是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重要途径。教师可通过灵活运用教材、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多样化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趣味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学效率的提升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问题,目前教学效率较低主要是由于学生兴趣不足。兴趣的培养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并不断发掘自身能力,用积极的态度面对语文学习。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就需要格外关注学生兴趣的培养,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来活跃课堂氛围,为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实现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一、灵活运用教材,加强知识传输的趣味性
教材是教师日常教学的依据和载体,它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学生学习的大部分内容,所以说利用好教材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为了顺应初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统编教材的编排出现了大量的插画,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更重要的是教师如何利用教材帮助学生学习。首先,教师要全面透彻地了解教材,从教材出发,找到教学的侧重点,由此延伸,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进行调整。突出课程的重点、难点,让教学过程有一个合理的走向和分配,把书本里的静止知识变成动态知识,促进学生掌握原本枯燥、难以理解的知识。其次,教师更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善于捕捉适用于学生的信息,搜集问题,不能单单只把教材当作学习的工具,更要让教材成为一本“活字典”。教师在熟练掌握教材的基础上,把握好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和衔接点,做到知识的螺旋式上升,并且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能够有想象的依据,帮助学生运用到日常的生活中。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学会将教材进行拓展延伸,课程标准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是做教材的开发者和研究者,这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师可以灵活地根据地方特色研究开发校本课程,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兴趣爱好等调整教学的内容。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反复的钻研,做到深入浅出,帮助学生正确学习汉字,了解语文的精彩趣味之处,进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开展角色扮演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初中生对角色扮演游戏充满了喜爱,他们置身于特定的角色中,既可以深刻感受这一角色的情感,同时还可以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这一角色性格、品质的影响。角色扮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基于此,教师可以和自身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引入角色扮演活动。以《孙权劝学》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几位学生到讲台上演绎课文的内容。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不需要死板地读、背课文的内容,只需要根据原文的意思,表达出相应的剧情就可以。
如此,既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培养,让学生深刻理解和认识这篇课文,更重要的是,角色扮演活动可以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让初中语文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最佳化。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课堂氛围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交往互动的一种状态。课堂氛围一般分为积极的课堂氛围、消极的课堂氛围和对抗的课堂气氛这三种。积极的课堂氛围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有良好的沟通,课堂秩序井然,教师倾情地讲授,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和回应,课堂质量非常高。这种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更多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使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影响良好课堂氛围最直接的因素就是融合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要做到严慈相济,在树立教师威信的同时,也要和学生如同朋友般相处,亦师亦友,这样学生才会尊重和喜爱教师。其次,教师要能够掌控好课堂的节奏,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机智妥善地处理,将学生的注意力始终放在教师身上。不容忽视的是,教师对整个课堂的组织,将学生带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导入。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经过课间休息后,如何让学生从一个松散的状态马上进入到准备学习的状态,是一件十分有挑战的事,尤其是初中生活泼好动,自制力不强,如何将他们的关注点收回到教师身上,更需要教师的巧妙处理。例如可以通过猜字谜的方式,导入本节课新学的生字生词,既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可以帮助学生记忆。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深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提高课堂趣味性。
四、布置趣味性的课后作业,有效巩固新知
当学生将语文知识初步掌握后,还需要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充分掌握和巩固已有知识。其实,传统课后作业中机械的重复和单调的抄写,很难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欲,并且还会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同时,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兴趣爱好各不相同,其运用知识的方式和接受知识的速度也不一样。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开放性和趣味性的课后作业,提高其语文能力。以《海滨仲夏夜》一课为例,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按照类别对学生进行分类,并有针对性地为不同的小组布置作业。如,就书写能力不好的小组,可以要求他们仿写某一段;就爱画画的小组,可以要求其立足于课文的表述,把自己心中的海滨仲夏夜画出来;就对表演感兴趣的小组,可以要求他们立足于教材,自编自演可能在海滨仲夏夜发生的故事等。总而言之,借助设计开放性、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在不同的分工中,立足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掌握文章,激发兴趣的同时,有效学习语文知识。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课堂趣味性的提高,需要各方面来协调促进,教师应把握好学生的身心特点,通过灵活运用教材、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多样化教学等方法,创新授课形式,提高课堂的趣味性,从而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曲娜.趣味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师,2018(S2):112.
[2]东秀英.初中语文趣味教学方法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