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伟忠
杭州市春晖小学
摘要:本文立足于小学体育教学角度,分析了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构建方法与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体育;高效课堂;课堂教学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效课堂构建越发重要,因此,对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构建方法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现阶段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地位有所上升,但是在具体的课堂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阻碍着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创新与改革。首先,从现阶段的小学体育课堂实践教学中可以发现,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所以多数学校对于体育课程教学都缺乏相应的重视,这也直接造成大部分的小学体育教师往往为了完成教学指标而敷衍了事以及开展机械化的课堂教学。甚至还有的小学体育教师任由学生自由活动,导致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经常出现涣散无序以及学生缺课的现象。除此之外,还有大多数的小学体育教师过于追求素质教育,因而出现强化学生主体性,淡化教师主导性的问题,从而造成适得其反的教学效果,既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还大大降低了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必要性
(一)激发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
小学体育课程的开展,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小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训练。而小学体育课堂的主要形式就是各种体育运动,这些内容都需要学生亲自参与,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即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小学生的参与度是体育教学目的能否实现的关键。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创新教学内容及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此, 既能增加体育课堂的趣味性,又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课堂的积极性。
(二)促进体育教育目的的实现
教师传递给学生知识的主要场所是课堂,而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也是课堂。因此,课堂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学目的实现的主要途径。体育课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效体育课堂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有一定要求,除了需要学生的广泛参与之外,更需要教师对体育课堂教学内容及方式的创新,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而更好地实现体育教育的目的。
三、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构建方法
(一)创设游戏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由于小学生大多处于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的阶段,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具有活泼好动以及充满好奇心和贪玩的性格特点。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这一性格特点,通过创设游戏教学情境的方法,利用多样化的体育游戏活动,进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积极性。体育游戏教学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手段,以其多样性以及趣味性深受广大学生的欢迎,且也是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
所以,创设游戏教学情境不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与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中长跑训练时,如果一味地让学生绕着操场跑步,很容易让学生感觉到厌倦与乏味,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此,教师可以在特定的位置为学生设置一些趣味性游戏关卡,进而能够有效调动起学生的跑步热情和参与积极性。
(二)承生本教育理念,实施分层教学策略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身体以及心理都处在飞速发展的状态,但是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性,进而使得学生在身体素质能力、情感认知能力以及心智发育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往往过于重视教学的统一性,进而使得小学体育教师总是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但是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体育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因此,针对这一现象,小学体育教师要秉承着生本教育理念,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有效实施分层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方案,从而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提升自身的体育综合素养。
(三)基于情景设置趣味游戏
为了强化趣味游戏和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师还应当尝试基于情景设置趣味游戏,即创设出一个情景,并将趣味游戏与这个情景结合起来,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显然是更加具有趣味性和吸引力的。
例如,在跳远的教学和练习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个“袋鼠解救同伴"的游戏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即“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画出一个宽约1米左右的悬崖’,然后在边上再画上一些石头,最后在悬崖的对面再画上一些凳子,腾子充当袋鼠的伙伴,让袋鼠跳过悬崖去解救自己的同伴。”教师还要将游戏中的规则进行详细的讲解,让学生通过游戏化情境的创设明白游戏的具体玩法。如此一来,学生便能够在良好的情境游戏中提高课堂参与度。
结论:综上所述,基于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成为了当下我国各学科学段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面对新课程改革,小学体育教师应当积极实现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进而能够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素质为前提,摒弃传统僵化的课堂教学方法,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从而秉承着生本教育理念,通过创设游戏教学情境,实施分层教学策略以及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真正实现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进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参考文献:
[1]姜新言.在游戏中教学 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效率——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小篮球游戏的创编[J].小学教学研究,2019(35):45-47.
[2]郝志晓.差异教学方法对促进小学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35):37+152.
[3]周广文.关于小学体育教学趣味化与生活化的探讨[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03):74+87.
[4]郭景瑞.试论小学体育课堂如何实现趣味化和生活化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7(34):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