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侠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城关镇元明寺小学721100
摘要: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新课改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模式得到了显著优化,语文阅读教学工作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落实直接关系到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还关系到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下面本文主要论述了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工作。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现阶段已是全面素质教育时代。新课程标准之下的语文教学不仅仅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知识层面的教育,更需要通过一定量的阅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及文学素养。
一、转变观念,提高认识
如果想要通过阅读经典名著的形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必须要先转变观念,提升认识。 这里所言的转变观念与提升认识,都是学生与教师双方面的。以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对于经典名著虽然不给予抗拒,但是也绝对不会进行主动的引入。 所以学生的语文素养较差,文学水平较低。 实际上来说,经典名著之所以能够世界闻名,是因为它其中包含了人类的智慧以及无穷的艺术魅力, 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着无尽的益处。所以全体师生必须要转变自身观念,努力进行名著阅读。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之中的地位日益增高,现在世界各地已经纷纷提出了 “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文学” 这样的倡导,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全体师生必须要转变自身理念,积极跟随教育发展以及课改的脚步。
二、打好基础,循序渐进
万丈高楼平地起,学习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想要培养好阅读能力,就得从打好阅读基础开始。小学的学习教育就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只有打好基础,才不会让学生们在阅读的时候,像是在雾里看花一样。而打好阅读基础就得循序渐进。首先,从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开始,教师得向学生仔细讲解每一个标点符号的作用,可以使用该标点符号的条件。要是想要讲解的过程不枯燥乏味的话,教师们可以给学生说几个因为标点符号的使用不当而出现的种种笑话,活跃课堂气氛。然后可以向学生们讲解句子的结构和种类和各种修辞手法,讲解“三素句”和“五素句”的相关知识。再到每一篇文章的类别和区别,例如小说的四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散文和小说的区别是没有固定的行文结构等等。要是想要让学生们的阅读基础更加扎实的话,就得重视现在新课标安排的写话训练版块,给学生安排每周固定的阅读理解题目,让他们按时完成。只要打好了学生们的阅读基础,他们就不会对一篇阅读理解无从下手,因为在他们眼中一篇文章已经变成了一个有迹可寻,这像庖丁解牛一样,目无全牛。
三、创设情景,营造氛围
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通过采取合适的情景教学法能够显著提升教学质量,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过程中,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情景,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升其语文阅读能力,然后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把丰富的教学内容展示给学生,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教师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内容与任务的设定。
如,当讲授《飞向月球》这一课时,教师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为学生展现一些月球上的景象,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新思维。
四、互助解疑,积极解疑
古语云:“学贵有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认知能力与水平的局限性,自然会产生疑惑,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思考、自主探究、积极解疑。在课堂上,如果教师采用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或者满堂灌的形式,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畅所欲言,只要学生敢于动口,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比如:在教《金色的鱼钩》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课题进行思考,说说自己心中的疑惑以及猜测。“鱼钩与老班长之间究竟有什么样的秘密呢?”“为什么说鱼钩是金色的呢?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鱼钩?”“老班长又是什么样的一个人?”等等。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此来解开心中的疑惑,体会人物内心的丰富情感,让学生在对文本进行复述的过程当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阅读水平。
五、赏识教育,激励成长
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语言,要抓住一切机会对学生进行鼓励与表扬,还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即便是行为习惯或者是成绩不是太理想的学生,教师也要给予他们展示自我的平台与机会。当学生受到教师表扬之后,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热情,对学习更加充满动力。比如:针对学生的朗读进行点评时,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语言。对朗读较好的学生,可以这样评价“你的声音真好听!就像百灵鸟一样,非常的悦耳。”“字正腔圆,读出了作者的心境。”等等。而对于朗读需要继续努力的学生,可以这样评价“老师从你的朗读当中已经听出了你的进步,要相信自己,你可以读得更好!”“这一次老师听出了你的用心,老师要给你点赞!”教师利用这样具有针对性的评价语言,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教师关注的、重视的,他们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并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
结语
小学语文的教学对于这个学习阶段的学生们来说,就相当于在为他们引路,在教学中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就是在为他们开拓道路,从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到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的改变,都是希望能让他们的语文学习之路走得更顺一点罢了。
参考文献:
[1]刘万武.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华夏教师,2017(24):63.
[2]张华.对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途径的探索与思考[J].学周刊,2017(35):136-137.
[3]刘运动.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7(31):144-145.
[4]李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7(29):45-46.
[5]胡壮飞.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文教资料,2017(29):4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