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谭银好
[导读] 在我国小学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值得大家广泛关注。
        谭银好
        广东省肇庆市广宁县南街镇第四小学526300
        摘要:在我国小学教育教学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值得大家广泛关注。中国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得比较晚,其发展尚未完善,教育程度因地区而异,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工作重点上,加强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
        近几年,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了教育工作中的关键内容,应该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也是每一位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需要关注的事情。在当今的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并及时进行心理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和成长。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由于小学生的居住区域较集中,班主任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也可以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本文详细介绍了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情况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密切关注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异常
        要想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们首先要做的便是发现学生心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育工作实践中密切关注学生,及时发现学生心理上的波动与心理方面存在的异常。例如:我在某次考试结束之后,发现班上一名学生的情绪非常低落,认真与其沟通之后,我了解到他这次考试成绩不理想,较之他以往的考试成绩有了极大的下降,也正是因为如此,这名学生产生了自卑情绪,总感觉自己没考好,老师以后不喜欢自己了,其他学生也不愿意与自己一起玩了。针对这一情况,我及时对这名学生进行了心理疏导。首先,我告诉他考试成绩只是反映自身一段时间内学习效果的一种形式,不是唯一的一种形式,我们不能仅仅根据考试成绩来判断自己是进步了还是落后了;其次,我告诉他“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失误不可怕,只要能找出原因并进行有效的调整依然可以很出色;最后,我告诉他无论是老师还是其他学生,我们相互之间的交往并不是建立在谁学习成绩好的基础之上,只要我们诚实、宽容、有爱,懂得尊重别人,我们也可以获得非常珍贵的师生情与友情……这样一层层分析下来,这名学生很快就走出了情绪低落的泥潭,他积极调整了心态,又变回了之前那个学习踏实、乐观自信的好学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班主任密切关注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异常,对于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给学生疏导方法,让学生学会自我排解压力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面对众多的学生,我们有必要且必须教给他们自我排解心理压力的方式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在遇到心理方面的压力与问题时学会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及时解决,以免产生恶劣的后果。


        首先,我会鼓励学生尝试着与外界进行沟通与交流,可以向父母倾诉自己心理方面遇到的问题,可以向教师寻求帮助,也可以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以排解消极的情绪与压力,这样一来能减轻学生心理上的负担与压力,二来还能从外界得到关于自身心理方面问题的指导性建议。
        其次,我还会鼓励学生以心理绘画日记的形式画出自己心理的负面情绪与负担,以便让外界更早感知。像在教学中,我发现一名小学生所画的一幅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位爸爸牵着一位妈妈的手,两人笑着看着前面奔跑的孩子,后面也跟着一个小孩,只不过这个孩子对着和谐的一家三口露出了非常羡慕的表情。旁边还写着“我也想像正常的孩子一样同时拥有爸爸和妈妈”。在完成这一心理绘画日记的过程中,这名学生内心的心理负担便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宣泄,同时他所传递出的心理问题的信号也让我们外界能更及时地发现问题并想方设法加以应对与解决。总而言之,教给学生疏导方法,让他们学会自我排解心理压力与负担,也是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不容忽视的有效途径。
        三、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家庭是孩子们成长的港湾,学校则是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场所,两者在学生的人生中都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也正是因为如此,我认为教育工作者不能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割裂开来,而应当同家长之间建立起极为密切的联系,双方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共同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心理疏导与心理健康教育。例如:班上一名女学生由于体质较胖而感到非常自卑,总是感觉自己那么胖,不像其他女学生一样阳光、健康、好看,别人肯定是不喜欢自己的。这一自卑的心理不仅影响到了她与其他学生的正常交际,同时也反映到了她的学习上来,遇到问题不敢主动问,遇到不理解的知识也从来不敢表达,等等。针对这一情况,我便同这名学生的家长建立起了密切的沟通与联系。首先,需要家长在保障孩子营养膳食均衡的情况下,科学控制其饮食,同时带领其进行适当的锻炼;其次,我还同家长达成了一致,即对这名学生学习及生活中所取得的小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充足的肯定与激励,要让她感受到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的,自己还有很多其他人所不具有的闪光点;最后,我同家长所要做的便是共同对这名女学生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告诉她评价一个人不能仅仅是看其外表,更重要的是要看这个人的内心是否善良,是否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即是否有着美好的心灵,引导她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在家校的共同配合与努力下,这名学生内心的自卑心理得到了极大的疏导,她开始主动与他人进行交谈,且交谈的过程中不再畏畏缩缩,眼神不敢直视,也收获了不少好朋友,整个人变得积极、阳光起来。家校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价值得以充分彰显。
        结语
        总而言之,面对小学阶段学生心理上存在的诸多问题,小学班主任应当积极正视,同时要想方设法对其进行科学引导与正确处理。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解决小学生心理上所存在的问题,在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效率与质量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小学阶段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鲁永滨.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19(04):47.
        [2]荀丽.探究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30):195-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