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音乐游戏,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孙杨
[导读] 小学生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活跃性较强,对于新鲜事物以及趣味活动的关注度较高
        孙杨
        湖南省澧县码头铺镇中学 415511
        摘要:小学生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活跃性较强,对于新鲜事物以及趣味活动的关注度较高,尤其是对于游戏活动会表现出较高的参与兴趣度,有效的将游戏活动与科目教学进行融合已经成为小学各科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该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于小学科目教学质量以及时效性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小学音乐教学也不例外,音乐教学相较于其他文化科目教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如果能够有效的融入游戏活动教学模式,那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成效必然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此次研究主要就开展音乐游戏,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做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方式;音乐游戏;策略
        音乐教学主要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觉以及音乐艺术鉴赏能力,该科目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对于实践性教学要求相对较高,需要学生具体的去体验音乐艺术的美,并学习各项音乐演唱技巧。现阶段,诸多小学教育管理者在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当中逐渐发展音乐教育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较强的辅助促进作用,并且正在积极努力的倡导小学音乐教师将现代化教学模式融入到小学音乐教育工作当中。而游戏教学活动同属一种应用成效较为显著的教学方式,要想有效的开展音乐游戏教学活动,必须要保证教学理念与音乐游戏活动开展目标一致,游戏活动形式多样性以及教学评价体系与音乐游戏教学模式的相适性。
        一、保证教学理念与音乐游戏活动开展目标一致
        教学理念与教学目标保持一致是保证游戏活动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能够得到有效实施的基础条件,同时也是提升小学音乐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工作。只有在科学合理且适用的音乐游戏活动教学理念支持下,才能够保证音乐游戏教学模式的实施成效。基于这一情况,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明确游戏教学模式的应用核心就在于要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转变课堂上教师的角色,明确其自身的教育引导者地位,尊重小学生的学习主权以及学习诉求,鼓励小学生发表出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对于游戏活动的兴趣倾向,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诉求对课上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彰显出学生的主观能动力为音乐游戏教学活动开展的第一原则,以此来保证游戏教学模式可以充分的发挥出其应有的辅助促进小学音乐教育有效性提升的作用。
        二、丰富音乐游戏形式
        丰富的游戏活动形式可以保证小学生对于音乐学习兴趣以及热情保持的长效性,使学生能够一直表现出高度的音乐学习热情以及兴趣度,进而充分的彰显出音乐游戏活动开展的成效。基于这一情况,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要注重音乐游戏形式的丰富工作。

为此,首先,可以开展对抗式音乐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竞争学习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定期的组织学生开展单元歌曲演唱大赛,当一个单元内所有歌曲讲解完之后,要组织学生演唱所学过的歌曲,由学生评选出优秀演唱者,教师给予该名学生小红花奖励,当小红花数量累计到一定数量之后,音乐教师会对该名学生给予小礼物奖励。其次,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式音乐游戏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以及分享意识,例如,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保证每一小组的平均实力相同,将音乐基础较高的学生平均分配到不同的小组当中,设置出统一的音乐学习任务,并倡导组内成员互相分享学习经验以及学习心得,相互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组间要进行良性竞争,以此来保证课堂教学的活力以及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三、保证教学评价体系与音乐游戏教学模式的相适性
        在小学音乐游戏教学活动当中教学评价属于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该项教学工作是对整个游戏活动的一个总结,可以保证小学生能够准确认知到自身在活动当中所学习导致的知识点,有效的的对教学评价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同时也是有效提升音乐游戏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课上实施成效的关键。基于这一情况,小学音乐教师需要重点研究新型且适用的音乐游戏教学评价体系。为此,首先,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准确有效的认知到现阶段对于小学生的评价中心是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评价,在课上要准确准确有效的了解到每一位学生在游戏活动当中的表现以及所秉持着的学习态度,严禁只依照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进行最终的评价结果确定。其次,需要时刻秉持着客观公正的评价原则,由于小学生的内心较为敏感且脆弱,对于不公正的待遇很容易就会产生消极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小学音乐教师就需要客观公正的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严禁依照对于学生的主观印象对其作出不公正的评价。最后,小学音乐教师要全方位的观察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在每一次游戏活动当中总结不同学生的优势之处,然后直观的告知给该名学生其身上所具备的优势是其他学生所并不具备的,如果学生存在问题,要细心且耐心的引导该名学生纠正错误学习行为,保证学生能够树立起较强的音乐学习自信心,自觉参与到游戏活动当中。
        结束语:综上所述,现阶段,在我国小学教育大环境内掀起了一场“教”与“玩”教育教学改革的浪潮,各科教师都在积极努力的将游戏教学模式融入到小学科目教学当中,目的就在于有效的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小学生快乐成长。而小学音乐教育也不例外,音乐教育当中有效的融合游戏元素,将可以极大地提升小学音乐教育的趣味性。基于这一情况,小学音乐教师就需要重点钻研开展音乐游戏教学活动,提升小学音乐教育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上,结合具体的问题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策略,从而保证游戏活动开展的有效性,不断地提升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冯彬.高师音乐教育与中小学音乐教育脱节现象分析与改革策略[J].教育现代化,2017.
        [2] 杨晓.音乐现实与理论符号的差异——谈基本乐理与音响表达的关系[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1(02)
        [3] 宋雪.多元化的音乐课堂教学[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9(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