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妍红
福建省三明市陈景润实验小学365001
摘要:现阶段,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创新,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兴趣,倡导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然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面临着问题。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课堂教学策略,旨在巧妙设计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培养学生的英语素养。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学习兴趣
引言:时代不断发展,教育活动也在进步,新理念新要求逐渐出现。课程改革深化的新时期,在教学活动中贯彻以生为本的理念,构建起生本课堂,就成为了需要关注的重点。针对小学英语教学而言,也应该立足当前教学实际,对生本课堂加强研究,以合理手段实现小学英语生本课堂的构建。
一、创设情境,激发思维
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学习氛围,打开学生话匣子,调动学生的思维,利用以往所学,尽可能表达自己,这不仅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同时也启发了其他同学的思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或者设置学生热衷的话题。在原有的语言基础之上学习新语言,从而不断完善语言能力,笔者将结合一一外研社新标准《英语》第十一册 Module9Unit2 I want to go to Shanghai的实例分析,具体阐述如何运用支架,有效地开展语言教学活动该课是本模块的第二单元,第一单元的主要内容是 Daming和 Simon在谈论纽约的一个重要的地方ー一联合国大厦。 Simon在与 Daming谈论联合国大厦的同时,向他介绍了联合国的有关内容, Daming表达了想要游览联合国大楼的意愿。在本模块的第二单元,主语境是Mr. Smart一家围坐在一起讨论中国的城市上海、桂林和昆明,而在进行文本分析之后,将本节课的教学主题设计为 travel wants,教学目标为“通过阅读,学生能对主题下的文字进行信息分类,提取文本结构,尝试仿写想去中国的地方”。在这节课中通过两条线推进的,一条是明线,即语境的发展。这节课从 Daming和 Simon对话开始,引入小鸟的 travel wants,进而猜测老师的 travel wants,引出本节课的话题。接着,大家一起了解 Smart一家的,从了解 smart一家的 travel wants目的地,到了解更多的目的地,最后谈论他们自己的 travel wants。除了这条语境发展的明线外,节课还能让大家感觉到其中暗含的一条暗线,即语篇结构支架的构建。通过这条语言支架的构建,新旧知识不断滚动,学生的语言能力不断完善。
二、寻找新旧知识关联,提炼语言结构支架
搭建支架的第一步是要激活学生的旧知。建构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当儿童原有的认知结构面对新的问题情境时,会产生认知冲突,他们想努力去解决这种冲突,或同化,或顺应,引起原有认知结构发生了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儿童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得到了发展。
对于小学生来说,课堂教学更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关联,研究显示,用70%的旧知带动30%的新知效果最为理想。这节课新语篇,但是主要内容却不新,对于孩子来说,语篇里大多数的句式结构都是他们学习过的,新的地方在于将这些语言如何有机地组合起来谈论本节课的话题。课堂伊始,该师利用课文中的小鸟引出了该节课的主题,在小鸟的视线中,孩子们看到了许多中国的城市,既有他们较熟悉的,也有他们不熟悉的,在小鸟的指引下,孩子们重温了…Is in the south\north… of China的句式用法,这是该节课话题所需要的语言“元素”之一;接着通过老师通过带领学生了解Smart一家想要去的城市一一昆明、上海、桂林,老师准备了许多城市的图片,在了解这些城市的过程中激活与主题有关的旧知,给予学生大量的信息输入,重温了It's… place.It'sinthe… of China.It'sgot… There are…等句式结构和许多相关的词汇。教师巧妙地利用旧知引出新知,实现以旧带新的过程,带领着学生们提炼出了表达 travel wants可以涉及到的几个要素, trait, location, scenery,等等,到了这一步老师的支架已经层层搭建起来,既有主支架也有分支,这就是这节课新的部分。一篇看似简单的文本在老师的精心设计下帮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了一张“地图”,为后续的学习提供支撑。
三、合理设问,启发思考
问题强调的是对具体的事实或信息的回忆,只需要用“是”或“否”来回答;思考性的问题往往包括想象判断、评价、推理等复杂的心理过程以及知识的重新组合等。由此可以看出,思考性的提问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达到预热相关句型的目的;在打开学生思维之后,让学生尝试自主提问,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顺利展开对语篇的学习。让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获取答案。
四、有效评价,激励思维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渠道,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尽量减少机械操练,多创造真实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英语交流机会,使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发展,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与质量,得到真实的学习反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评价通常直接而单一,比如:表扬学生时,喜欢使用good, very good或 You did等,评价没有特色,学生感受不到教师发自内心的认可,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也无法通过教师的评价对自己的课堂表现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因此,教师的评价应该是灵活多变,并能与学生产生内心的沟通与交流。
结论:小学是学习语言的关键阶段,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难度应有层次地递进,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更好地思考,加强阅读效果。
参考文献:
[1]席莉.微课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40.
[2]韩亚男.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英语生本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184.
[3]魏彬.现阶段生本教学理念下的小学英语教学关键点解析[J].才智,2019(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