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与教育浅谈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肖明忠
[导读] 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把视角更多地转向农村地区的教学工作中
        肖明忠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县杉阳镇永和村完小  672607
        摘要:在新时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教育教学工作者把视角更多地转向农村地区的教学工作中。他们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教学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对此也提出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方式方法来改善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缺乏一定的家庭教育和家长引导,在他们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利于他们自身发展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更好的解决,这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们以后的人生发展道路。因此,不论是老师还是相关教育教学部门,我们都应该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举措来加强对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教育,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外界给予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能够建立一种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好地去发展自我。
        关键词:农村地区;留守儿童;教育
        引言:由于生活所迫,一部分进城务工人员没有经济的支持和条件将子女带在身边照顾,无奈之下,只能选择把子女留在家中,托付给年迈的父母亲代为照顾,即而形成了大规模的“留守儿童”群体。这些孩子基本上都是父母中有一方或者双方均外出务工,常年跟着爷爷奶奶在农村生活,我们将之定义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长期不能跟父母见面,亲情的缺失和家庭教育的缺乏导致其心理品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不足,需要得到更多的关爱。
        1.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学习成绩不理想
        其一:学习心理过于消极。学习心理不够成熟,一部分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务工的一段时间内,大概一周到三四个月左右,学习思想很是消极,厌学、脾气易怒、性格孤僻、沉默不语、上课注意力也不集中,作业完成情况略差。其二:学习成绩没有突破。有关数据显示,在我国有70%左右的留守儿童,在父母初期刚离开的时候,学习成绩会急速下降,一段时间后,情绪稍微稳定,成绩会逐渐回升,但是回到最佳水平却是极少数情况。总而言之,父母不在身边,会造成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下滑趋势。
        1.2父母的离开导致对子女教育的缺失
        常年隔代监护的情况下,老年人不仅需要照顾自己的生活,同时还要抚养孩子,常举得身心疲惫,再加上自身文化水平有限,根本无法顾及到孩子的教育问题。然而,父母外出的本因是想改善家庭的条件,给孩子创造出更好的生活,接受更好的知识教育。另外一方面也由于工作艰辛,把改善经济条件放在了首位,对子女的责任心非常欠缺,有些人甚至外出多年没有回家,平时与孩子联系也不太频繁,相当于放弃了对孩子的监护权与教育责任心。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访谈,问及外出务工孩子的父母是否有主动经常的向学校、班主任问及孩子的情况,老师基本上的回答都是否定的。由此可见,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日常生活并没有给于足够的关心,更加不可能配合学校对孩子进行管理教育。
        留守儿童基本都还是未成年的阶段,在此阶段是需要父母亲在身边陪伴的。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务工时需要为孩子指定委托监护人。

爷爷奶奶与孙子(女)年龄相差较大,基本上在55岁以上,文化程度更是不尽人意,照顾仅限于解决温饱问题,对于教育方面没有任何的帮助。也有一小部分把孩子寄托在亲戚家中代为照顾。亲戚的教育往往是打不得、骂不得,管教方面自然不能同于自家孩子。正是因为这种思想,疏忽管教,导致孩子出现任性、不尊重老人、在学校不好好学习,甚至误入歧途。有些外出务工父母觉得自己没能陪伴在子女身边,产生情感愧疚,只能尽量的给子女金钱的补偿,而子女却不能珍惜父母赚钱的不易,花钱没有度,养成了不良风气。
        2.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
        2.1完善关爱留守儿童的政策
        留守儿童问题,不再是一个学生,一个家庭的问题,是一个涉及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学生的发展,关乎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国家对于留守儿童这一问题十分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国家出台了很多保护农民工及其子女基本权益的政策。其中明确规定了留守儿童所在地政府,要妥善解决留守儿童的受教育的问题。这就在政策层面,保障了留守儿童接受平等教育的权利。
        2.2学校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关注
        首先,学校在教育方针的制定上,应将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全校教育工作的共同工作内容与目标,使留守儿童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其次,学校应积极推行家校合作的教育形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双方积极交流学生在学校和家里的情况。然后,双方针对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充分利用学校和家庭资源,找出最优的解决策略,从而共同努力,实现学生的健康成长。再次,学校应积极开展针对留守儿童的活动。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宣传保护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动用社会各界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创设一个温暖的成长环境。学校也可以利用社区、家庭和学校的资源,开展各种关爱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加强留守儿童与其他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其作为新时代主人翁的意识,提高其学习的自信心。
        2.3教师在学习和生活上进行关心
        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与教师接触较多,教师应留心观察留守儿童,并在他们需要时及时给予帮助。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观察学生。如果发现有的学生在听课时总是心不在焉,若有所思,教师就要有意观察,不要对其进行批评,而应在课下认真询问情况,并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使其快乐地回归课堂。其次,教师应在课下经常与学生交流。可以在课下尝试着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生活上的困难,并帮助其解决困难。即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没有遇到困难,教师也要时常找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学生感觉到被关心,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结语:总而言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社会人士的关注需要不断加大关注力度。如果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置之不理,长期下来会对留守儿童造成心灵、身体、学习各个方面的不利影响。所以,要尽快的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社会、家庭与学校都要做出努力,让农村留守儿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秀萍.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困境及对策[J].学周刊,2018,(14).
        [2]张宏梅.浅谈农村学校留守儿童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