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王晓明
[导读] 学生社团是在学校和教师的帮助下,由学生成立的一种非正式的学生组织。
        王晓明
        云南省临沧市第一中学,云南  临沧  677000
        摘要:学生社团是在学校和教师的帮助下,由学生成立的一种非正式的学生组织。虽然社团成员的年级和班级可能不同,但成员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相对统一的活动目标和长期的理想愿望,使社团活动在培养学生才能方面具有显著的作用。同时也会使校园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给学生展示个人风格的机会,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班级管理;社团建设
        培养高中生核心素养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让学生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全面发展自身。一般,在社团活动中,会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吸引学生对各种公共问题加以关注,培养其发现问题,调查、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学会独立思考和学习,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高中教师通过课堂和社团活动,发挥学生们的自主性,还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传统教育模式主要集中在课堂上,但通过社团活动,通过自发组织成员、整合学习的知识、开展社会实践,根据学生兴趣、和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的社团建设旨在构建一个开放式的教育行动文化,尊重学生的想法,注重文化内涵,为学生提供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性格完善。学生们自己组织的团体有其独特的魅力,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们的热情,加强体验,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完成创造性的工作,促进学生多层次的发展,打造充满活力和幸福感的校园生活。
        一、高中社团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重要性
        首先,社团活动能够帮助学生认清自身,锻炼自己各方面能力。社团作为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为许多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特别是社团管理者,在协调组织以及沟通能力等方面都会取得相当大的进步。逐渐熟悉的过程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参加社团的学生也会帮助其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活动计划,帮助其进行自我管理。实践证明积极参加社团活动的学生在学习上体现出更加积极的倾向,参加社团活动时也可以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学生在参加社团活动的过程中,会为更好的开展活动而探索多种资源,这对学生的协调与沟通能力开发起到积极的作用。其二,积极参加社团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之间的友情,满足精神上的共鸣。社团里聚集了很多有着共同爱好的学生,很容易谈到一起。对于一些相对内向,不善交际的学生,参加一些感兴趣的社团活动,和别人分享兴趣爱好也有助于性格的良性变化。让学生们更有活力,更有信心。并且社团活动克服性别,年龄,个性等方面的差异,通过共同的爱好,帮助学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三,社团的种类很多,有助于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不受课堂内容束缚。在各种社团活动中,由于没有学习上的竞争压力和负担,学生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纯粹。在社团活动过程中,学生们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友谊更加深厚。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高中社团的建设也会更加成熟。
        二、高中学生社团的特点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融入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极大改变了学生的思维和概念,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传统的教育模式很难满足现代年轻人的需求。高中社团的成立,以及建设方向也要符合时代的要求,使学生们能够有机会直接接触社会。那么高中的社团建设就表现出如下特点。首先是活动形态和类型的多样性。信息技术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对各种先进设备并不陌生,网络信息变得更有趣,可视性更强,高中生可以直接使用智能手机学习所有感兴趣的知识。其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

在高中生的社团里,学生主体地位得到极大保证。社团的组织,目标方向,活动形式,活动内容等都由小组成员自发商讨决定,而不是学校管理者强制安排。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虽然会起到向导、提议的支持作用,但丝毫不影响学生发挥主动权。社团成立,制定相应规则,活动评价等等都由该社团成员独立组织和管理。通过这种教育模式,学生们可以充分发挥自主性,培养协调、沟通以及创造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优势,提高综合素质。
        三、对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一些思考
        (一)培养高素质的社团负责人
        在学生社团建设中,负责人是该团体的灵魂。社团领导者会对社团成员有很大的影响,其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社团的发展。完善负责人培养机制是长期发展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首先要科学地选拔社团的领导人,也就是在教师团体中严格甄选。学校应该对领导协调能力,责任感和才能等进行全面的考察,然后制定科学系统的训练计划。要充分利用高中时期学生身体和心理上的特点,与社团成员合作做好工作。通过对方法原则和管理技术的培训,提高责任感和整体素质。学校有必要建立一套能够培养优秀社团领导的结构体系,加强引导,提升社团的文化内涵。社团一般是根据学生的兴趣自发组织,成员水平和能力差距也比较大,有时候负责人很难起到核心作用,导致整体活动水平低,内容不新颖,久而久之就会背离初衷。因此,作为负责人,最重要的是提高社团活动质量,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刺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社团活动的水平,满足学生的要求。
        (二)协调各方,提升社团形象
        社团离不开管理者对各个方面的协调,组织社团活动时也要合理调整团体的活动时间,高中生的文化课程相对集中,任务紧急,时间调整相对困难。面对这种情况,社团管理人员应该及时调整活动,不影响学生的学习,结合学习和休息时间安排,张弛有度。同时社团活动的场所选择也要慎重,保障学生的安全。有很多成员参与的活动可以选择相对开放的场所,比如运动场等。而且学校社团的管理者还应该合理地设置社团活动人数。此外,提高社团形象也是非常重要的,关注宣传效果。可以在学校报纸和校园的广播电台做宣传,分享有趣的社团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体会到参加活动的乐趣。
        结语
        总之,各种社团活动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要求,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有效地增进了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健康。并且社团活动为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社团活动得到学校的支持,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的兴趣,展示学生的个人特色。
        
        
        参考文献:
[1]谭召平.高中社团建设与自主管理模式探索[J].教师通讯.2017(06).
[2]李骥.高中学校社团建设的几点思考[J].理论前沿.2017(08).
[3]石新明.论蔡元培先生的“扶植社团”思想[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2):31-34.
[4]汪伟军.有效组织社团活动全面促进学生发展[].甘肃教育,2019(10):34.
[5]孙琳,曹志国.理性关照下的学校社团建设一一学?校社团建设的问题与策略[U]L华夏教师,2018(30):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