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直播课堂,让学生“动”起来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9期   作者:徐伟 万里燕
[导读] 音乐网络直播课是学生疫情期间的主要学习方式。
        徐伟  万里燕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610000      成都市泡桐树小学(天府校区)610000
        摘要:音乐网络直播课是学生疫情期间的主要学习方式。隔在屏幕两端,教师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本文从“发挥骨干学生的引领和辐射作用”等三个层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网络教学  学生主体性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随着各地“停学不停课”方案的出台,各种网络直播课程纷纷上线。音乐网络直播课的学习效果如何呢?我们通过问卷、远程采访等方式进行了调研,发现不少老师创意无限、乐在其中,而教学主体学生却在网络课程中处于被动参与的地位。如何在音乐直播课中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学生能主动思考真正动起来呢?我们进行了如下尝试。
        1.巧用模仿法,借力骨干学生。
        直播课中,音乐骨干学生的作用不可小视。请“小老师”制作微课,可以发挥骨干学生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对于歌唱能力强的同学,可以分配范唱的板块给他(她);对于擅长演奏的同学,可以分配伴奏给他(她);而语言能力强且知识面广的同学,可以担任乐曲的分析和旋律的视唱工作。下面以微课《我们大家一起唱起来》为例。
师:请兰一和子孚为大家介绍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
生(兰一):大家好!我是兰一,我为大家演奏一首有趣的小曲子叫《小步舞曲》。
生(朱子孚):大家好!我是子孚,兰一为大家演奏的曲子是著名音乐家巴赫创作的《小步舞曲》,《小步舞曲》是起源于法国民间的三拍子舞曲,因舞蹈时步子小而得名。兰一演奏的是众多《小步舞曲》中的一首,流传很广。有老师将《小步舞曲》填上了歌词,成为了朗朗上口的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来,我唱给你们听一听吧!
        像以上这个案例,既能够发挥骨干学生自己“动脑”预习的作
用,又能够激发更多学生学习的热情,是直播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的好方法。
        2.妙用探究合作法,助力音乐课堂。
        与日常线下教学不同,线上教学中师生的互动降低,“教”与“学”的整体性时间变长,因此,教师在直播教学中要关注课堂的“首尾两端”,“首”即是精心策划,“尾”则是对学生的跟进指导。
        以创作教学为例。音乐创作教学可以较大程度的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根据情景设计节奏,进行声势探究,并和家人合作将一段音乐发展成二段体、三段体、回旋曲、变奏曲等等。有老师就设计了以下回旋曲音乐实践活动。
   (1)师:家里的花瓶被猫打碎了,妈妈以为是儿子打碎的,生气的逼问,儿子坚定回答。
 妈妈: 2/4你说 你说 你快 说 ……
 儿子:2/4不说. 不说. 我 就不 说—……
(2)师:妈妈又去问女儿,家里响起了唠叨声!妈妈、儿子、女
儿,按回旋曲式表演。
 妈妈: 2/4你说 你说 你快 说 ……
 儿子:2/4不说. 不说. 我 就不 说—……
妈妈: 2/4你说 你说 你快 说 ……
女儿: 2/4他-  说-  他-  说-  他会 说 ……
        像上述案例,结合情景进行双向互动亲子音乐体验活动,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既有利于师生、家庭亲子情感交流,又有利于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提高,这是让学生“动”起来的又一好办法。
        3.善用综合法,适时连线第二课堂。


        浙江省教研室组织了学生线上教学情况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558982份。浙江省主要的线上学习方式为直播(直播参与的课程总占比89.1%),其中纯直播的占比最高,达到51.8%;单纯以资源包形式和以录播+资源包形式的学习方式占比最少。
        从数据看出,直播效果要好于录播。音乐课程讲究参与与体验。只有学生大量参与互动才能达到学习效果。在音乐直播中连线第二现场,即学生个性化学习现场非常重要。比如用任务单的方式,让学生聆听五年级下册《北京喜讯都边寨》B乐段的音频画图形谱。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参与到聆听活动中,并多次聆听音乐,完成好图形谱的设计。再比如,以人音版三年级下册的歌曲《摇船调》为例,任务是请学生编创歌词。
        学生A编创的歌词为:什么亮亮在呀在天边哟,什么亮亮在水边?什么亮亮堤呀堤上走哟,什么亮亮在心间?星光亮亮在呀在天边哟,珍珠亮亮在水边,灯光亮亮堤呀堤上走哟,母爱亮亮在心间!
        学生B编创的歌词为:什么弯弯在呀在半天哟,什么弯弯在水面?什么弯弯街呀街上卖呀,什么弯弯割麦田?月儿弯弯在呀在半天,小船弯弯在在会水面,香蕉弯弯街呀街上卖,镰刀弯弯割麦田。
        学生不仅编创歌词还进行图文美化,有同学还请家长用手机录制了编创歌词的演唱音频。一个任务达成多个学习目标,一举几得!
        像这种以任务单的方式连线第二课堂,是促进学生“动”起来的另一个好办法。有了“动”起来的好办法,在实施中我们还应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 教师遴选资源,重在鼓励
        音乐老师要精心筛选网络课程学习资源,供学生学习。同时,音乐直播课堂要充分展示学生成果,定期开展线上展示和交流,发挥学生集体教育功能。教师对学生进行远程指导时,以正面鼓励为主。
        2.    教研组资源共享,重在育人
        音乐教研组要依托网络开展集体备课,建立完善有效的网络教研机制,定期开展网上教研。交流课程资源、开展集体备课,集体研究解决各种新问题的措施。落实音乐学科“育人”的功能。
        3.教学时间灵活,重在陶冶
        基础教育音乐学科作为美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直播的过程中,应重在陶冶学生良好的音乐情操,而不是纯粹的技能的学习。在安排线上教学活动时,避免时间过长而对学生身体特别是视力造成损害。
         4.利用好网络平台,重在信任
         音乐教师在开展网络直播课时,一定要让家长了解线上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指导家长和学生有效开展网络学习,充分鼓励和信任学生和家长,努力避免信息技术应用等原因给家长和学生带来的焦虑和挫败情绪。
  综上所述,开通音乐直播课程,是渗透音乐学科教育的过程,既要有“深度”更要有“温度”。教师要记住:不管是 “线上”学习,还是 “线下”学习,教学活动的主体永远学生。让学生这个教学主体 “动起来”,音乐直播课才算发挥了应有的功能和价值!
        参考文献:
         
         1.《音乐学科教育学》【M】(曹理、何工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