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曾冬兴
[导读] 在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做出了新的要求,
          
         曾冬兴
         江西省丰城市铁路镇员背小学 331109
         摘要:在新课标改革的要求下,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做出了新的要求,在语文学习中要实现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关于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语文的授课过程中要提升语文教学水平,现阶段,进行创新性的语文古诗词教学已经成为当下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引言
         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教师以强化学生的记忆背诵为主,忽略对教学方法的探讨。诚然,学生只有在大量的记忆背诵中才能丰富诗词储备,提高文化内涵。但脱离理解的背诵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他们对诗词意境和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感悟,诗词的教育价值也就很难发挥出来。因此,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结合诗词的学习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不断提高诗词的教学质量。
一、通过朗读的方式初步感受
         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对于古诗词的初步感知就是通过阅读实现的,让学生通过阅读来自行体会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感情。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进行示范性的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通过配音等方式,重点地方重点朗读,让学生进行标记,比如在阅读“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这句诗的时候,通过重读“杨花落尽”这一个关键词,让学生从中感知季节的变换以及作者面对此情此景时内心的感受,而通过“子规啼”的重读,又能够让学生仿佛看到和听到在秋风落叶间子规鸟的啼叫,从而对诗人身处秋意渐浓且友人离去的境地的心情感同身受,理解此情此景,悲伤的气氛,感伤的情怀下诗人心中的悲痛,由此写下这样的诗。通过一步步的引导,让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慢慢感受诗人所抒发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形成共鸣。
二、运用多媒体,帮助理解
         古诗词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的语言、意境,深刻的思想常常让人读罢仍感到意犹未尽,余音缭绕。然而由于古诗词语言短小精悍,概括抽象,并且时间、地域跨度较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困难。使得他们对学习古诗词不感兴趣。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项调查中发现,多感官集中于一件事物,会增强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增强认知效果。多媒体正好可以通过图画、音频等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系统。因此,教师可以将多媒体运用到古诗词教学中,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快速融入诗词的意境中,加强对诗词的理解。

例如,学习二年级语文上册《望庐山瀑布》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教师提前从网上搜索出符合诗词意境的各种瀑布图画,并做成课件,有一泻千里的、有气势磅薄的、还有飞珠溅玉的。看着画面上从山上飞流而下的瀑布,他们真切地体会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意境。不仅如此,二年级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很多学生没见过香炉,对于“日常香炉升紫烟”这句诗词内容不能够很好理解,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出示香炉的图画,并且还引导他们与山雾缭绕的图画对比观察,山顶升腾的紫烟不正像是香炉里升起的烟雾吗?此时,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理解诗词的意思。
三、联系生活实际,再现情节和趣味
         小学古诗词教学要启发学生体会诗歌中的童趣,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他们将诗歌中的内容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比如:在讲授《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这首古诗的时候,其中在讲述“接天莲叶无穷碧”的时候,可以配合幻灯片的放映,让学生通过眼睛的直观感受来理解诗文中所描述的精彩画面。同样,教师的在课堂的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提问学生“有谁见过荷花”,“在什么时候”等问题,通过联系生活的实际,让学生自己阐述对于荷花的理解,同时可以讲解荷花的花语,同时与本诗向对应。通过联系生活的实际呈现给学生,学生会认真阅读,仔细思考。
四、积累意境资源,培养古诗情感
         在古诗教学中,有大量代表着诗人情感的意境,这种物品所展现的情感似乎是约定俗成的,并且已经成为某种情感的象征。例如:柳树在古诗词中常常被看作是离别时人们依依不舍的情感的象征,这种象征着“留”的情感为古诗词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再比如:一些古诗词中常见的“月”被看作是相思的寄托,古诗词中的月亮以“千里共婵娟”这一首古诗词为代表,寄托了身处异地的诗人和思念的对方之间的相思之情。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此类意境资源的积累辅助学生积累,增强学生的文学功底和古诗词学习能力。例如:在《夜书所见》这一首古诗中,教师可以借助本首古诗中所著的“潇潇梧叶送寒声”作为引入语,让学生体验这一首古诗中所描绘的是非常寒冷萧索的景象,从而借助通感的方式将古诗中的悲伤等情感呈现出来。通过这种方式的积累,学生对古诗词的情感也将随之得以有效培养。
结束语
         我国古诗词文化传承至今,并且在新时代下又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其中所蕴含着的不仅仅是传统文化,还有中华民族的精神。因此,古诗词属于国学教育的一个分支,一定要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授国学。由此可见,在课改背景下,研究如何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杨天玉.新课改下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9(23):167.
[2]杨爱斌.小学古诗词教学重要性探析[J].学周刊,2019(31):93.
[3]张照丽.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摭探[J].成才之路,2019(31):55-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