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探究与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钟玉
[导读] 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汉字不光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

         钟玉
         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摘要: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汉字不光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前提和基石,所以让学生拥有识字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小学语文作为教授学生识字的重要学科,更应该发挥自身的教育功能,突破识字教学的难点,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快乐识字,使学生识字效率得到明显的提升,从而,促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发展。而当前低年级小学语文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教师一味的让学生进行机械式的识字,导致学生对识字的兴趣逐渐降低,并且没有对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进行培养,使得学生的识字效率低下,严重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对学生综合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本文就对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提高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探讨,旨在实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快速成长。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分析;有效性;策略
         引言: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最重要、最基础的教学内容就是识字教学,也是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关键,更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夯实基础的重点。在新课改的深度实施背景下,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更多汉字的读写,还要对识字教学的方式进行积极的探索,使教学手段切合学生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的需要,引导学生自发的进行识字,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识字的速度和容量,使得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发挥作用,以此来达到高效识字教学的效果,促进小学语文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一、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重要内涵
         语言知识的学习建立在掌握大量语言符号的基础之上,英语知识的学习是需要掌握基础的英语字母,而语文知识的学习则需要掌握汉字这一种符号,否则学习起来就会存在一定的困难。俗话说:先学会爬,才能顺利的进行走,学习也是如此,掌握基础识字能力,才能进行更好的学习,由此可以看出,科学有效的识字教学是十分重要的。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重要性一般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够为写作和阅读打下夯实的基础。在语文学习系统中,写作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能够为写作累积大量的素材,使得学生在写作时有内容可写;写作则是有效阅读的体现,写出优质的内容,必定离不开大量阅读积累。而要想进行高效的写作和阅读,都是建立在识字的基础之上,学生只有掌握大量的汉字数量,才能进行良好的写作和阅读,否则在阅读过程中有字不认识,将会给阅读造成障碍,学生无法理解内容的深层含义,就难以对此进行灵活的运用,不仅使得写作受到影响,导致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不利于学生更好的发展语文学科素养能力,对整个语文教学的效果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也是新课改以来,大力倡导重视语文识字教学的原因,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才能使整个教育事业得到进步。
         第二,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在语言系统中语言能力分为口头表达能力和书写语言能力,其中书写语言占有重要地位,想要书写语言能力有所提升,就必须要对汉字有深入的掌握,不仅懂得汉字的书写和读音,还要明白汉字的含义,只有这样才能对汉字进行准确的运用,使得自身的交流能力得到提升。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已经掌握了口头语言的能力,在小学阶段则是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的重要阶段,从原来的说和听变为读和写,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关键时期,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整体水平提高。
         第三,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同样的偏旁部首可以组成成千上百的汉字,其中很多汉字结构优美,形态具有特色,学生在认识汉字的过程中,可以充分的体会到中国汉字蕴藏的美,能够深刻的感悟到汉字的深层意义的美和形态的美,使得学生能够感受到汉字的熏陶,促进学生传承我国汉字文化意识的形成,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提高,还能凸显识字教学的重要教育功能。
         二、小学低段语文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教学效果的不理想很大程度上于教师的教学方式有关,当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果不佳不仅因为教师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还在于教师思想观念没有得到及时更新,主要有如下几个明显的问题:
         第一,对学生自主识字能力培养不重视。小学语文新课标的深入实施下已经非常明确的指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强制性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采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措施来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让学生掌握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使得学生能够学习到、积累到更多的汉字。但是有些教师不但没有认识到新课标给予的新的要求,在识字教学时没有对学生进行自主识字的引导,还压缩了学生自主识字的空间和时间,使得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对其进行识字的教学和讲解,不仅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还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进一步加剧,遇到不认识的字没有主动克服学习的意识,严重影响了学生今后的学习。

除此之外,许多教师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认为就算不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教学活动仍然可以顺利进行,虽然短期教学质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的一定的阻碍,学生缺乏自主识字的意识,长期以往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意识也会降低,这样迟早会给教学效果造成影响。
         第二,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当前低年级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为学生讲解生字的书写笔画、拼音的读写、字义是普遍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手段单一、枯燥,很难满足小学生好奇、爱动的身心特征,学生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感受不到识字的乐趣,使得学生对识字学习的兴趣度不高,不愿意主动参与到识字教学的活动中,进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升。
         第三,教学缺乏针对性。在小学学习的初始阶段,学生由于自身的特殊性,使得学生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有些学生发展较快,在一年级就对事物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使其在学习上占有优势;有的学生发展较缓,可能与同龄人有非常明显的差距,具有非常明显的差异性和个性化。但是大部分教师都没有清晰的认识到学生的这一特点,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没有结合学生内在发展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无法得到符合自身能力水平的教学,这样导致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所降低,也使得课堂难以保持灵活性和有效性,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有阻碍作用。
         三、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兴趣是学生做好的老师,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得到良好见证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征,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带来有趣的教学活动,提高识字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带有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去加入到识字教学的活动中,使学生的学习情感得到进一步提升,进而更加专注的进行识字的学习。笔者一般采用如下几个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
         首先,为学生展示象形文字,中国汉字经过多次演变才形成现在我们普遍运用到的形式。对于小学生而言,为学生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能够与其心理特征和认知习惯相切合,对形象直观的事物充满兴趣,以此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加高效的进行识字。例如,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识字一教学时,为了提高学生对“金木水火土”的识字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查找文字的演变过程,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无穷魅力,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为接下来的识字教学做铺垫。
         其次,利用多媒体学生兴趣,多媒体具有声音、图象等功能,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多媒体,能够使得课堂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金木水火土》的音频,引导学生倾听将要学习的内容,让学生对汉字的读音有初步的掌握,再通过音频与字幕相结合的视频,为学生展示《金木水火土》的文字形式,让学生看着字幕,跟着音频进行朗读,能够让学生在充满好奇心的状态下,进行全神贯注的学习,加强学生对汉字的记忆,使得教学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2.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字义
         针对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教师要立足于趣味性教学活动的基础之上,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在科学的教学活动中不断加强识字的能力和识字的效率,进而更加高效的完成识字教学的目标。因此,教师在识字教学时,可以采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创设情境是运用最为频繁的,它能帮助学生突破思维的僵局,对知识内容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所以,在识字教学过程中,适当的为学生创设情境无疑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例如,教师在教学“升国旗”时,可以通过学生较为熟悉的校园情景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展示校园升国旗的视频,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并让学生思考这是在做什么,利用简单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课堂氛围得以活跃起来,有利于接下来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在进行“升”字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升”是一个独体字,既是翘舌音,又是后鼻音,要注重其的读法,然后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升”的字义,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日出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太阳升起来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深入的理解“升”字的含义,进而有效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3.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阶段,传统教师帮助学生识字、认字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遇到问题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于此,教师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勇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例如,教师在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时,该课文中有很多生字生字需要学生掌握。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先对课文进行默读,画出里面的生字词,在通过查找字典和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生字的读音。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长期以往,学生将会形成独自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没有教师的帮助下也能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有利于小学识字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凤兰.低年级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22).
[2]李素素.趣味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课程与教学,2019(17).
[3]周梦竹 万四光.新课改以来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研究评述[J].文学教育,2019(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