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慧
武进区星辰实验学校
摘要 写话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所在,更是对学生语言表达等方面能力的提升有着较为直接的影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断丰富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提高写话能力。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对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写话教学提供参考或借鉴。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写话教学
写话是小学低段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之一,为其今后升入高年级以后的作文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但是,低年级学生受自身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很难独立编写文章。这就需要教师的适时指导和帮助,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带他们体验写话的乐趣,进而促进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培养,提高整体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转变教师观念,关注写话教学
现如今,小学低年级语文通常都是以写话训练为主,三年级以后才会开始作文教学。然而,低年级的语文教师通常都不注重写话训练,使得学生对于写话缺乏正确认知,继而由于写作基础不牢固,导致学生在高年级写作过程中因为不知从何下手,而产生畏惧心理,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作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对于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也有具体的要求,因此作文教学又具有综合性特征,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相较于其他技能训练,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所花费的精力会更多。如果教师在低段教学中,忽视了写话教学与训练的重要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学生接触写作训练的机会,导致学生无法奠定坚实的写作基础,长期如此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写话兴趣。
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的坚持,因此教师必须要积极转变自身教学观念,注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写话教学,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写话训练,满足新课标要求的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写话兴趣,为今后高年级的作文教学做好进一步的铺垫,夯实学生的作文写作基础。
二、采用多种形式,开展写话训练
1.说话训练,奠定基础
首先,说准确的话。在新课改背景下,现行小学语文课本有了改进,在学生的拼读训练方面,教材中选取了少而精的音节。在具体的音节拼读过程中,教师应该联系学生的口语,让他们从练习说好一句话开始,如拼音“bāo”的教学,笔者就引导学生与自己生活实际当中的口头词语相联系,学生们很快就想到了“书包”“包子”“面包”等词语;然后,让学生利用自己想到的词语说一句话,如“我喜欢吃肉包子”等,通过这样的说话练习,学生们不仅可以轻松掌握相关知识点,还产生了浓厚的说话欲望,为后续的写一小段话做好了进一步的准备。
其次,说完整的话。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在拼音教学内容方面也有了相应的变化,每一课都配有一幅整合性的教学情境图。对此,笔者就通过利用这些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说一说图画中的内容等,以此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促进口语能力的提升,奠定提高写话能力的基础。如《ɑi ei ui》一课中的情境图,通过让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笔者引导学生按照“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这一顺序,说出一句完整的、表达清楚的语言。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得到充分挖掘的同时,自然就能说出完整、具体的语句,进而为后续的写话练习做好准备。
最后,说具体的话。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学习是主要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识字教学,引导学生从说词语逐渐向说句子过渡,然后再说一段话,以此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书”字时,笔者通过引导学生组词,并让学生围绕所组词句说一句话,甚至是写下来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说话训练,从单句到复句,再到一段完整的话,逐步促进学生说话和写话能力的提升。
2.语句摘抄,夯实基础
写话的基本组成单位就是句子。在实际的写话教学中,学生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口语化,受自身知识储备不足的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所写语句也就显得不那么优美了。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摘抄课文中的佳词丽句,有效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并让他们将这些摘抄的语句运用到写话练习中,促进知识迁移的实现。
二年级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中,让学生了解蒲公英、苍耳以及豌豆传播种子的方式是本课的教学目标,旨在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首先,笔者通过谈话导入新课:“植物的种子长大、成熟以后,就要离开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了。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使如何送别自己的孩子,进行种子传播的吗?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吧。”之后,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过程总圈出生字词。同时,还要在朗读过程中纠正学生的读音。然后,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植物的家在哪儿吗?”以此引导学生说出田野、海边、山间等地,感受什么是“四海为家”。
紧接着,笔者展示实物——蒲公英:“同学们,有谁见过这种植物吗?”学生们争相回答:“蒲公英!”“对!这就是蒲公英,身上的小绒毛被轻轻一吹,就会缓缓飘散,课文中是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它的呢?”“降落伞。”笔者继续提出问题:“有谁吹过蒲公英吗?你们知道作者为什么要说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吗?”由此加强学生对蒲公英像降落伞一样,缓缓地飘落在地上的认知,并让他们以小组的形式,相互探讨“蒲公英妈妈的办法怎么样”。同时,笔者还会引导学生尝试背诵本段课文内容。最后,让学生摘抄这一段内容,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
3.学写日记,夯实基础
随着年级的增长,学生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单纯地利用一句话的练习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写作需求,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学写日记了。到了一年级下学期,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写日记,但是大多数学生还不会确定日记的素材,内容也不够充实。基于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适当放宽日记标准,不设定硬性要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日记,可以是一两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等。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选择日记素材,给学生展示不同题材的日记,有助于学生素材资源的有效拓展。教师也可以在班级内公开展示学生日记中写得好的部分,让他们学习这些优秀的写作部分,学习如何正确借鉴课文中的优秀词句,引导他们对摘抄的好词好句进行恰当、合理地运用,以此促使学生掌握写日记的技巧或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写作素材多元化、全面化。
三、引导观察生活,增强写话信心
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通过自己的味觉、视觉等感官,感受大自然,并指导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写一段话。如:按照时间顺序,描写出自己所观察到的日落景象;按照方位顺序,描写出公园景象等,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写话的规律和技巧,从而更加顺利地进行写话。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发现自我,由于低年级学生受身心发展和年龄特征限制,心智发育尚未成熟,心理较为敏感,因此教师在写话教学中,要以表扬和肯定为主,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写话,从而从“说”顺利过渡到写,促使学生在教师的表扬和肯定中总结自己在写话练习中存在的优缺点,进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写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语文课堂的参与度。
笔者在教学《找春天》一课时,通过鼓励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信心,注重师生之间互动力度的增加,鼓励学生大胆回答问题,积极分享自己眼中的春天。同时,给学生布置了相应的写话作业:描写春天的景象,以此锻炼学生的写话能力。
四、课内延伸课外,培养写话能力
首先,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课下交流。在课下时间,教师可以主动参与学生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思维;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有利于增强见闻,促进学生想象力与观察能力的丰富,奠定良好的写作基础。如:学校池塘边的紫藤花开了,学生看到后会兴高采烈地告诉老师,“老师,紫藤树上挂满了一串串紫色的小花……”
其次,家庭中的交流。学生除去待在学校的时间,剩余时间最多的就是待在家中,主动与父母交流、倾诉,有开心、有难过,父母不仅是他们亲密无间的倾听者,也是帮助他们完善语言表达的人。爸爸妈妈在生活中,可能经常会对孩子说“我爱你”,但是让孩子说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却有着一定的难度。这时,孩子可能会将这句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写在日记本上,既表达了自己对父母的那份羞涩的爱,又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自己的交流能力,从而真正体会到亲情中所蕴含的文学素养。
最后,与学生共同了解外面的世界。自然风光的壮丽雄伟;高楼大厦的鳞次栉比;乡村之景的静谧安宁,都可以让学生的情操得以陶冶。蜿蜒的群山,翻腾的江水,东方的日出,夕阳下成群的鸡鸭……诸如此类美景,无一不在培养学生的素养,无一不是学生写作的绝佳素材。这时,教师应该做的是: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之所在,认真观察身边的每一样事物;取材于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将自己对于美的追求在写作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通过观察平常事物,了解事物的内在美,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
思想家荀子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由此可见,低年级教师必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话能力。因此,教师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要积极更新教学观念,丰富教学手段及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消除学生对于写话的畏难心理,从而帮助学生顺利从低年段写话过渡到中年段甚至是高年段的习作练习,进而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托欢高.小学语文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J].名师在线,2019(34):29-30.
[2]张珊珊. 小学语文看图写话教学问题与对策[C].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年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493-495.
[3]付红宇.让低段写话教学绽放光彩——小学语文低段写话训练策略探究[J].教育观察,2018,7(20):89-90.
[4]黄晶慈. 小学低年段写话教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D].广州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