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学,打开学生“话匣子”——语文口语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何波
[导读]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

         何波  
         (四川省平武县教师进修学校 622550)
         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是为了让学生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意愿的时候更加镇定自若,也是为了让学生彰显出自己不凡的谈吐修养,使得他人刮目相看。实践证明,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让学生乐于交际和表达,提升口语综合应用能力。因此,针对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本文展开了几点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趣味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曾针对口语教学提出了,促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要求,以往的口语教学训练没有得到应有的教学重视,故而,语文口语教学质量只减不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唯有激发学生的语文口语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敞开心扉,在相互的交际和探讨中,实现语言能力的综合性提升。基于此,本文尝试对如何构建趣味性的口语教学阵地展开了分析。
         一、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为口语能力培养提供便利
         我国的教育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使得很多语文教师过于将教学的用时放在了语文考试上,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更限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中缺乏主动参与意识,久而久之,口语教学模式陷入僵化。对此,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积极从“兴趣激发”的角度入手,激发学生主动交际和表达情感,小学生的口语学习效果就会越来越好。
         比如,在教学指导《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时,首先我们就可以结合课文的题目提出问题,“同学们,我相信大家一定出外出陪同父母旅行过,但是,大家有去过牛的肚子里旅行的吗?去过的同学可以给大家讲一讲牛的肚子里是怎样的一番情况呢?”。通过备课我们可以知晓这是一篇想象力较为丰富的童话故事,作业以两只蟋蟀的视角,去向读者介绍了牛肚子里的基本结构,更体现了纯正的友情,向学生宣传了高尚的价值观。也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为了从教学的伊始就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就可以对学生提出这样的探讨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从理论上来说,这个问题并没有非常准确的答案,其次,在学生读完课文后,教师还可以再次追问,“通过青头救下红头的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对此,有的学生说,“我知道了知识就是力量,没有科学知识,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还有的学生认为,“我懂得了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都离不开朋友的帮助。”还有的学生说到,“我懂得了我们要平时多交朋友,并且重视朋友之间的友情,朋友之间真心对待。”……一时间课堂的探讨兴趣较浓,学生封闭的“话匣子”被打开了。


         二、结合课本,组织课堂演绎情境
         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活泼好动,天真无邪,玩耍之心尤为浓烈,渴望表现自己,另外,具有对学生行为进行观察和分析经验的教师可以发现,小学生之间会经常玩一些扮演类的游戏,如“办家家酒”、“警察抓小偷”以及“老鹰抓小鸡”等,这些游戏一般会有一些特定的故事情节,便于孩子们自由根据角色发挥能力和作用。所以,在组织学生进行口语自主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托部编版语文教材,让学生选择课文中自己感兴趣的角色,在深度理解人物性格的基础上,构建趣味课堂演绎情境。
         比如,《陶罐和铁罐》就是一个故事情节较为丰富的课文,课文中两个主人公“陶罐”和“铁罐”的交际内容并不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对人物对话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通过此举,不仅可以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口语交际的乐趣,达到乐说会说的目的,而且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和理解,有助于学生更进一步解读作者的思想观点,让小学生从课文中理解不要过于骄傲和自大,要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正确看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做智慧的人。
         三、布置课下实践体验型作业
         口语水平的提升,离开平时勤加练习依旧是不行的。而练习的主体,显然就是小学生自己,基于此,教师可以尝试去改变作业的设计方式和内容,让体验型作业代替抄写类作业,而体验型作业,则可以从个人式和集体式两种形式入手,比如,个人式的口语教学体验式作业,可以表现为“我给爸爸妈妈讲故事”、“我是目击小证人”以及“我是环保宣传员”等,这些作业的形式基本上都可以由学生个人来完成,在实践中,学生的口语能力将会的到提升,更会积累丰富的社交经验,其次,对于“集体性的口语练习”则可以体现在,“三句半表演”、“鹦鹉学舌”、“绕口令学习”等,在集体性的口语练习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比拼,相互竞争,看谁的发音准确,谁能够精准传递信息,以及分析信息,这种集体式的交流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交际面,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实为一举多得。
         概言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并非一蹴而就的,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和教学水平,更需要学生的认真配合,如此,方能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打开学生关掉的“话匣子”,从而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树林.论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J].名师在线,2020(19).
         [2]李晓霞.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相关建议[J].名师在线,20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