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裴亚广
[导读]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
        
         裴亚广
         广东省茂名市茂南区羊角镇实验小学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但有些老师只遵循“为师者受业解惑也”的信条向学生传授知识,唯恐学生不能透彻理解而把知识讲解得极为精细,并要求学生这要背熟,那要记牢。仅仅四十分钟的课堂时间,学生如同转轴一样跟着老师转。这种低效率的传播式教学哪能提高学生的思维、分析和判断的能力,更谈不上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应减少教师的活动量,同时增加学生的活动量。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力促课堂教学成为愉快式的活动课。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课堂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其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关系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产生了较大改变,但是仍然效率不高。因此,作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必须要牢固掌握时代发展的需要,了解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并创新教学方法,调整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少自主学习观念
         在传统教育方式中,教师通常是课堂的主体,而学生在课堂上经常处于被动地位,跟着教师的脚步学习,长此以往,影响了学生自我思考意识的发挥,不利于小学生自主靴子观念的养成。小学生在小学学习阶段,自身堂握的知识有限,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陌生的字词和不理解的句子,通常在此时学生便会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讲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虽然最终对字词句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忽略了自我学习的学习意识的培养,没有通过自身对学习的讨论和研究理解阅读。同时,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学质量和效果总体有待提高,教师在传统教学方式的使用过程中,忽略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从而不利于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手机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诱惑力较大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和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逐渐提高,手机已经逐渐被应用到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同时,随着手机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拥有手机的小学高年级学生也逐渐增多,智能手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小学生搜集学习资料提供便利,但是有一部分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自控力较弱,经常不能合理有效地规划玩手机的时间,甚至有的学生因为沉迷于玩手机而造成了学习成绩的严重下降,他们还经常在上课时间偷偷玩手机。同时,随着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智能手机中包含了大量幽默风趣的短视频和游戏,学生经常会因为玩手机而对手机产生严重的依赖性。小学生在实际学习语文阅读知识内容时,经常会学得语文知识学习枯燥乏味,小学生通常认为学习语文阅读知识点还不如通过手机上的电子书籍和小说提高自身阅读能力来得快,久而久之便会对小学语文阅读课产生一定厌烦心理,从而不能有效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1、鼓励学生发言,激发自主阅读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大多不注重学生的发言,有的老师为了完成课程进度,将教学任务安排得很紧凑,一堂课几乎没有预留时间给学生进行发言,学生缺乏自主思考的时间,最后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都难以得到锻炼。要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善于鼓励学生发言,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让学生在发言的过程中激发自身的创新意识,有效提高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和运用能力。
         例如,教学《四季之美》这一内容时,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感悟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学会按照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设置问题,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知道每个季节有什么特点?我们一起来看看日本作家清少纳言笔下的“四季”又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些问题通过精读方式,来引导学生有层次地理解一年有四季,而且每个季节的特点都不一样,感悟每个季节的美好。然后,带领学生来逐层分析这篇课文的层次和每段的描述方式,理解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美景进行描写,注重描写一个欣欣向荣的春天;通过夜晚描述出一个多么梦幻的夏天;描写秋天时则将黄昏的色彩描述得淋漓尽致等。带着问题精读,通过分析和思考,最终使学生感悟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掌握文章写作技巧。
         2、利用迁移训练,促进思维发展
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思维方式的提升是养成核心素养的关键。而借助优质的语文阅读教学,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品质获得充分的提升。其中,提问就是一个很好的推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方式。
例如,在《田忌赛马》学习中,学生依照阅读内容提出问题—赛马胜利的原因是什么呢?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形式进行问题分析,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图文展示,让上中下三个等级的马匹调换前后顺序便成功赢得比赛的原因一目了然。另外,阅读迁移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同学生一起将阅读文本中情感表达的特点和部分语句在文章中的独特作用进行充分地挖掘。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模仿作者的写作语言技巧和方法,引导学生走进阅读文章的内核,领悟作者的想法,并且让学生能够有逻辑条理地阐述自己的想法与发现,进而完成阅读任务,使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得到满足。实践证明,通过知识迁移能让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锻炼,同时也促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加深,使学生的语文素养获得提升。
3、以网络资源为支撑提升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积极搭建学生自主阅读学习平台、在课前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进行经典微课视须的下载或自身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录制,提出几个引领学生阅读思考的关键性、引领性问题,并借助网络资源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对照微课视须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并将自身预习学习中的思考、感悟、体会等上传上去,教师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对学生反馈信息进行了解、分析和把握,确定课堂教育教学中需要重点讲解、阐释、点拨、引导的内容.
比如教师在《落花生》一课的执教中,上课伊始,学生的心思还很难全部投入到阅读课堂学习内容上,同时很多孩子对于花生的成长过程和经济价值了解的很有限,这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关于花生生长的视频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好奇心,从而引导学生进入个性化阅读课堂境界。
三、结语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减少教师活动量和增加学生活动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向,变语文课为活动课,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课中学到了知识。
参考文献:
[1]胡莉苹.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J].魅力中国,2018,(47):21.
[2]李顺.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创新教学研究[J].散文百家(下),2018,(10):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