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9期   作者:潘冬梅
[导读]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获取信息、探索知识演变过程的重要途径

         潘冬梅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第三实验小学,251100
         摘要: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获取信息、探索知识演变过程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通过阅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也暴露出其局限性,包括教师教法的局限性和学生自身的局限性,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小学生阅读质量和阅读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引言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积极有效的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自主性和探究意识。阅读教学应当立足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文本为载体,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措施,调动学生阅读兴趣,使学生主动探求获取新知识。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将读、悟结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需通过创设阅读情境、设计有效问题延伸,阅读课外资源等,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法的局限性
         尽管新课改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但部分教师对其教学目标仍存在疑惑。由于教师对新理念认识不到位,导致教师之间养成了照葫芦画瓢的教学方式。该行为使得教学中产生了教学模式在不断革新,但教学方式一层不变的现象。如当背诵篇目内容过多时,教师依然采用分段、分节讲解,很难引起学生阅读兴趣,不利于学生自我学习观的形成。
         2.学生自身的局限性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大部分学生“童趣”依旧较强烈,课堂上活泼好动,心智不成熟,对“灌输式”教学比较抵触。随着教材内容的丰富,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提高,而固有的教学方式不再适应新时代背景下成长的学生。
         二、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一)创设阅读情境,调动学生阅读热情
         当前语文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我钻研及合作探究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对知识的获取。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文章结构的解析、字词段落的赏析取代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而教学中需要有效的阅读情境促进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感性、具体的事物有较强的的感知力,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选择创设有效阅读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主旨[1]。部编版小学语文《大自然的声音》一文中,尽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过风、水以及动物的声音,但也只是初步的感知。

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巧用多媒体播放文中提到的声音,并根据声音特点将某一声音细细分类,如将水的声音分为湍急、轻缓等,学生在更真切的阅读情境中了解各种声音的特点,利于学生感受文章内容。
         (二)设计有效问题,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教师适当的提出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了解文章结构、段落间的关系,从而促进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课文。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深度和层次性,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与生活实际。部编版小学语文《慈母情深》教学中,设计问题“我为什么会鼻子一酸”“找出文中印象深刻的句子,并说明理由”“文中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居多,请思考这样写作的意图,举例说明”。三个问题层层递进,既有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有对文章学习的延伸。学生通过细细品味语言,了解文字间蕴含的细腻的母爱,有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动力,增强学生热爱阅读的情感。
         (三)重视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
         1.抓住关键词
         文章的主旨和情感往往能够通过关键句体现出来,利于学生快速理解文章,奠定文章感情基调[2]。教师在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寻找关键句,实现对文章的高效阅读。部编版小学语文《灯光》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分析文中反复提到的“多好啊”,思考其作用。通过教师指点,学生解析出其蕴含着作者对郝副营长的深切怀念。
         2.分析重点句子
         文章阅读的主要内容在于分析重点句子,包括语句的句式、手法等。教师应该对每一个句式重点讲解,如比喻、排比、拟人等,帮助学生掌握各个句式的特点,并举例应用。该内容不仅帮助学生进行阅读理解,还有利于学生运用于写作中,掌握写作技巧。
         (四)延伸阅读资源,拓展学生阅读空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教材课文,更是要通过教材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书籍,让学生接触更多类型的文章,学习更多的写作手法,了解不同体裁文本的文学差异。如教师可以为小学低段学生多选取一些寓言、童话类故事,为高年级学生选取历史类、科技类图书。部编版小学语文“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这一板块中,通过学生之间互相交流阅读成果,可以帮助学生接触更多图书,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小学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教师不仅要重视该项教学内容,还要通过教学策略研究逐步调整与完善教学方式,落实阅读目标,丰富阅读内容,启发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理解文本并领悟其写作手法,从而掌握写作技巧,提升阅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菊彩.快乐阅读,照亮心灵——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20(08):113-114.
         [2]邹鑫淼.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汉字文化,2019(23):82-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